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

ID:10123823

大小:555.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6-11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_第1页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_第2页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_第3页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_第4页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6—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36—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目 录一、总说明………………………………………………………………………………………………………2二、报表目录……………………………………………………………………………………………………3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1.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情况(H303表)…………………………………………………………42.新增生产能力(或效益)情况(SH305表)………………………………………………………4(二)综合定期报表表式1.城镇

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H401表)…………………………………………………………5 2.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H402表)……………………………………………………6(三)基层表式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层标准表(H101-1表)…………………………………………………………7四、附录(一)江苏省行政区划代码…………………………………………………………………………………10(二)隶属关系、建设性质、建设阶段、控股情况、期末项目建设状态和城乡分组目录及代码………11(三)计划总投资、开工年限和投产年限(工期)

3、划分目录及代码………………………………………11(四)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目录及代码……………………………………………………………12(五)月报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目录及代码………………………………………………………21(六)企业与个体登记注册类型………………………………………………………………………………22(七)固定资产投资月报表主要行业目录及代码……………………………………………………………23(八)固定资产投资基层表编码填写方法……………………………………………………………………24(九

4、)指标解释及填写说明……………………………………………………………………………………25五、重点技术改造竣工项目效益跟踪调查制度(一)效益跟踪调查表说明……………………………………………………………………………………33(二)重点技术改造竣工项目效益跟踪调查表(重计踪1表)……………………………………………36—36—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一、总 说 明一、为了解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进行宏观管理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特制定本报表制度。二、本报表制度属于省统

5、计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地方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共同的基本的需要。地方、部门特殊需要的统计资料应通过地方统计调查和部门统计调查收集,并尽量避免与省统计调查相重复。三、本报表制度统计的内容包括城镇建设项目投资和农村非农户建设项目投资。城镇和农村建设项目投资月报统计范围为: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万元及5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包括原来的城镇基本建设项目、更新改造项目、其他投资项目、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项目、集体和私营个体等投资项目,以及农村非农户投资项目。年报统计范

6、围中的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为市、县城、镇、工矿区所辖范围内的全部私人建房(不论其房主是否系本地的常住户口均应包括),其他部分与月报统计范围一致。四、本报表制度的填报单位1.500万元以上投资必须以建设项目为基层填报单位,即一个建设项目填写一张基层表。50至500万元的项目投资,一般也应该按项目填报;为了减轻基层统计填报的工作量,项目多的企业、事业单位也可以将国民经济行业相同的建设项目合并为一张基层表上报。教育、电信、林业等部门可以将投资按国民经济行业或以县为单位合并为一张基层表上报。合并上报的基层表,建设性

7、质按项目中投资比重最高的建设性质填写;建设阶段填“本年正式施工”;开工时间填其中项目最早的开工时间。2.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统计2005年年报仍由各省辖市统计局商同级城镇或房管部门确定基层填报单位,2006年月报开始50万元以上的城镇个人建房按项目填报。五、本报表制度按报告期别分为年报制度和月报制度。各项报表的报送时间、受表机关及报送方式按规定执行。各填报单位必须按规定及时、准确、全面地填报,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六、报送要求1.各省辖市统计局汇总辖区内除跨省、区建设项目以外的全部

8、建设项目的年、月报资料。2005年城乡年报实行“以定代年”,即2005年年快报各市按“H101-1表”的表式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省统计局报送基层数据库,具体报送时间另行通知。其中,续表(五)新增生产能力或效益年快报只需报送“焦炭”、“钢铁”等几项已规定的能力(见附件五月报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目录及代码),其余的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可推迟到2006年3月10日前上报。新增生产能力(或效益)一览表(SH305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