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物理-2015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解析版)

山东威海物理-2015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解析版)

ID:10128330

大小:532.12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6-11

山东威海物理-2015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山东威海物理-2015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山东威海物理-2015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山东威海物理-2015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山东威海物理-2015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威海物理-2015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恒谦教育研究院2015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1~8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9~10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满分22分)1.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考点:漫反射;光的反射;光的色散;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

2、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平面镜成像时,物体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2)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应佩戴凹透镜矫正;(3)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从上往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不是单色光,不同颜色的光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4)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

3、:A、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该选项说法错误.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该选项说法错误;C、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因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玻璃时偏折的角度不同,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该选项说法正确;D、平面镜成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不会发出光线.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反射、近视眼及其矫正、光的色散以及漫反射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2分)(2015•威海)近年,全国各

4、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18页恒谦教育研究院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

5、节音响的音量旋钮,能够改变声音的响度大小,音量大则响度大,音量小则响度小;调节音量旋钮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调、音色和频率,故A错误;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不能阻断噪声的传播,故C错误;D、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防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传播以及防治噪声的途径,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3.(2分)(2015•威海)如图1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为了探究他们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现利用海绵、小桌、砝码进行

6、模拟研究,应选择图2中的哪几种情形(  ) A.甲与乙B.乙与丙C.甲与丙D.以上都不对考点:压强..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分析图示现象,然后答题.解答:解: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对雪地的压力大致相同,滑雪板比人的鞋子的受力面积大的多,故在雪地里行走时,人对雪地的压强大,所以下陷的程度深,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应控制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由图示可知,甲与乙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不符合题意;甲与丙,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也不同,没有控制变量,

7、故不符合题意;故乙、丙两个实验,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可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现象分析,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示实验现象即可正确解题. 4.(2分)(2015•威海)“粘”字用来描述某些物理现象形象而生动,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光滑铅块挤压在一起就能“粘”住﹣﹣因为分子间没有斥力 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C.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因为液体瞬间凝固 D.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因为衣服带静电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大气压强

8、的存在;物体带电现象..专题:其他综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