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4

高二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4

ID:10131918

大小:274.7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1

高二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4_第1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4_第2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4_第3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4_第4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连市二十三中学高二年级期末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代2.周初,周公封儿子伯禽于鲁,要他“大启尔宇,为周室辅”。唐睿宗时,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贺拔延嗣不同于诸侯伯禽的地方是A.是否拥有辖区内的全权B.所在地后来是否可能发展为割据势力C.与天子是否有宗法关系D.其职位设置的目的

2、是否为拱卫中央3.(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诏日:“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A.施恩与诸侯子弟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4.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

3、………门第声望……………功绩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5.唐代,在长安考中的状元进士齐集大雁塔提名,进行欢庆。下列关于唐代选拔人才的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A.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B.选拔了创新型人才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6.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这里的“我朝”是指A.汉朝B.唐朝C.元朝D.明朝7.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

4、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8.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从名称来源看,“行省”是A.中央的派出机构B.皇帝的秘书机构C.地方的自治机构D.朝廷的朝贡藩属9.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国家机关。以下能体现这种趋势的是A.中朝中书门下军机处B.

5、中书门下内阁军机处C.中朝内阁军机处D.中朝内阁中书门下10.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A.秦朝郡县制   B.西汉郡国并行制   C.元朝行省制   D.清朝军机处11.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公元前6—5世纪中国、希腊政治发展的特点分别是A.从诸侯国家逐渐走向统一/建立起民主政治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奠基C.官僚政治趋于完备/确立三权分立机制D.专制皇权正式确立/居民参与公民政治12.柏拉图在评价古代雅典时指出:“人人都做自己的工作而不要

6、作一个多管闲事的人;当商人、辅助者和卫国者各做自己的工作而不干涉别的阶级的工作时,整个城邦就是正义的。”这说明①古代雅典城邦制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形成②柏拉图提倡构建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秩序③古代雅典公民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集体荣誉感④古代雅典国民大会的权力至高无上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③④13.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说明他A.逆民主潮流而动B.对民主失去信心C.极力宣泄个人偏见D.看到民主制度弊端14.伊索克拉底说:“雅典已使‘希

7、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个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下列能够体现雅典人“精神面貌”的是①漫长的海岸线,风光旖旎②泽被后世的法律③集体管理的民主制度④个人主义精神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15.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A.习惯—习惯法—法律总结—法B.法律理论—习惯—习惯法—法C.习惯—习惯法—法—法律总结D.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法16.《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

8、了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