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考试试题5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考试试题5

ID:10131974

大小:138.6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1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考试试题5_第1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考试试题5_第2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考试试题5_第3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考试试题5_第4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考试试题5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考试试题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吉林毓文中学—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70分)1.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2.之所以说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发展的必然,原因是A.贵族政治已成为雅典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渐趋激烈C.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并提出分享政治权利的要求D.雅典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3.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应该是A.雅典民主政治的开端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2、石C.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峰D.雅典民主政治的终结点4.《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B.春秋时期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5.春秋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最早提出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的是A.管仲改革B.李悝改革C.吴起变法D.商鞅变法6.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史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B.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C.新兴地主产生、奴隶主贵族势力完全消

3、失D.思想文化呈现出繁荣景象7.商鞅变法的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B.新兴地主阶级已形成一股强大政治势力C.秦孝公审时度势取变法强国之路D.争霸战争的形式迫使秦国改革内政8.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A.推行均田制B.与汉族通婚C.迁都洛阳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9.(北魏孝文帝)“初某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

4、足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C.孝文帝借南伐之令行迁都之实D.南伐与迁都皆有阻力10.把鲜卑与汉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的措施是A.讲汉话B.改汉姓C.通婚姻D.改籍贯11.“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岁币。”这一材料说的是A.阶级矛盾十分尖锐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C.冗兵现象突出D.少数民族威胁北宋安全12.庆历新政的核心措施是A.增强财政收入B.减轻民众负担,缓和阶级矛盾C.整顿吏治D.重视农业13.北宋皇权的空前强化,所产生的影响包括①皇权有所巩固②军队战斗力加强③政府工作效率提高④政府财政负担过

5、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王安石颁布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限制大地主大官僚利益C.鼓励发展农业生产D.巩固中央集权15.下列新教派别中,保留了较多天主教成分的是A.加尔文教B.路德教C.英国国教D.胡格诺派16.“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世俗权力高于教权B.主张国家权力为神所授C.主张政教合一D.教皇权力高于王权17.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的影响有①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

6、斗争②反对农民战争③路德教派取得了合法地位④冲击了天主教的统治⑤为欧洲国家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③⑤18.阿里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巩固封建统治和对外扩张B.打击西方国家的殖民势力C.摆脱奥斯曼帝国的控制D.把埃及建成近代化的国家19.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C.都改革了政治体制D.都建立了新式海军社会发展角度看,穆罕默德·阿里政治改革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埃及走上了近代化道路B.社会秩序空前好转C.资本主义发展起来D

7、.摆脱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21.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农奴制激起了农奴的反抗B.农奴制已严重阻碍俄国工业发展C.反对农奴制的思潮涌动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2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随着其他领域改革的推进,社会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审理案件时有陪审和律师B.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缩短了服役年限C.禁止引进西方书籍D.个人创办的学校增多23.列宁指出“1861年诞生了19”,其真正含义是A.19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B.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

8、9革命的根源C.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19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D.19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发生的24.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A.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B.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C.农民阶级的利益D.工人阶级的利益25.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①封建地主主持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