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8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8

ID:10132513

大小:4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1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8_第1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8_第2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8_第3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8_第4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8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合肥一中高二年级部~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命题:张朝武审题:朱晓丽一.单项选择题(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25题,50分)1.埃斯庇罗斯是一位生活在公元前7世纪的雅典人,靠种地为生,下列哪些行为有可能在他身上发生(     )①参加公民大会②向贵族借贷,无力归还,沦为奴隶③入选长老会议④参加暴动,反抗贵族的统治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梭伦改革在国家机构民主化方面的改革措施有(     )①创立了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②以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③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④创立了“陶片放逐法”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

2、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质是(     )A、根据土地数量的多少收税   B、按田质好坏征收赋税C、按公田数目向耕者收税     D、逐步承认土地私有4.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5.商鞅变法的诸项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B、实行县制C、奖励耕战,废除贵族特权D、限制工商业者活动6.在

3、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政治制度7.南朝谢灵运写道:“北境自染逆,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矣”,反映了(     )A.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B.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C.柔然侵扰北魏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8.被北魏孝文帝比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措施可能是(     )A.均田制B.三长制C.俸禄制D.改穿汉服9.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

4、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10.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11.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

5、④D.①②④12.欧洲中世纪曾经被称为笼罩着宗教灵光的“黑暗时代”。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会处于当时欧洲“万流归宗”的地位。这一时期天主教会势力扩大的措施或因素有(     )①整顿教会拓展势力②组织十字军东征③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弱④欧洲商品经济发展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3.下图中,你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A.天主教会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力B.教会向信众榨取“什一税”C.教皇惩处持“异端”思想者D.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卡诺莎晋见14.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是(     )①领导宗教改革的是国王②教义

6、方面保留了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③没收教会财产,归王室所有④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5.“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行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认为“解放”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主要是因为(     )A.改革允许农民获得人身自由B.农民付出的赎金高于当时地价二、三倍C.解放后的农民还要受到村社的管理D.农民只获得了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16.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这主要表现在(     )①加剧了农村社会分化②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③扩大了工业品国内销售市场④为资本主

7、义发展提供资金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7.列宁指出“1861年诞生了19,它的真正含义是(     )A.19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B.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革命的根源C.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19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D.19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18.1866年,日本的江户、大阪等城市出现了“米骚动”,这说明日本(     )A.幕府统治的基础开始动摇B.武装倒幕运动揭开了序幕C.幕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