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模拟仿真试卷三

高考地理模拟仿真试卷三

ID:10135595

大小:24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地理模拟仿真试卷三_第1页
高考地理模拟仿真试卷三_第2页
高考地理模拟仿真试卷三_第3页
高考地理模拟仿真试卷三_第4页
高考地理模拟仿真试卷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模拟仿真试卷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仿真试卷三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果地球是正球体,读下面的部分经纬网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回答1~4题。1.此日,图中甲地的白昼时间长为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答案:B据图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正好是67.5°W和52.5°W的中间经线,即60°W为

2、18:00,则甲点为17:30日落,6:30日出,昼长为11小时。2.太阳直射的经线经度是A.142.5°WB.157.5°WC.150°WD.30°E答案:C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是150°W,为太阳直射的经线。3.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A.6时B.18时C.5时D.19时答案:A此时1的地方时为6:00,故北京时间为6:00。4.图中角度A的度数在一年中的最大值是A.66°34′B.46°52′C.43°08′D.23°26′答案:D角度A度数最大值出现在二至时期,均为23°26′。下图为“某地区等

3、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5~8题。5.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B.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答案:C①是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夏季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6.关于②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B.重要的棉花产区C.我国地势最高的大盆地D.地表土是紫色土答案:C②地为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为四大盆地中地势最高的盆地。7.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等值线的数值是A.50

4、B.C.400D.800答案:C受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可达400m。8.关于③④⑤所代表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③的长度大于④B.③的水能资源比⑤丰富C.③⑤都流入太平洋D.⑤是国际河流,④只流经一个国家答案:B③是雅鲁藏布江,④是长江,⑤是黄河。长度最长的是④,③是国际河流,且注入印度洋,④⑤注入太平洋,③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水能资源比⑤黄河丰富。9.下图是分别过M、N、E、F四点,沿两个不同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判断M、N、E、F四点所在的地形依次是A.山脊、鞍部、山谷、盆地B.山谷、山脊

5、、盆地、鞍部C.山脊、山谷、鞍部、盆地D.山谷、山脊、鞍部、盆地答案:C四图均以两个不同方向所作地形剖面图,这两个不同方向要确定准确,依据各自地形剖面图表现,C项较为接近。10.下列四幅图中,按风力由大到小排列应是A.A>C>D>BB.B>A>D>CC.A>B>D>CD.C>B>D>A答案:C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是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若用F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ΔP表示气压差,L表示单位距离,则F=ΔP/L,比值越大,风力就越大。四幅图中,图幅相同,但ΔP不同,L不

6、同,比例尺也不同。假设将四图中最外面的两条等压线之间距离分别看作为各图的1个单位,则A图L为1×;依次类推,B、C、D图L分别为1×5000、1×10000、1×6000。四图中的ΔP分别为8、12、3、5,根据F=ΔP/L,风力大小排列应该是A>B>D>C。11.选择坝址是建筑水坝的关键之一,除地表地形因素外,下图四种地质构造中最适宜建坝的是答案:D依题意选坝址首先要考虑地壳的稳定程度,A、B图中坝址建在断层附近,显然不行,应排除掉。C图中坝址建在背斜顶部,因张裂破碎,也不稳定。D图中坝址建在向斜槽部

7、,受挤压,岩层坚硬,地壳稳定。读下列海峡示意图,回答12~14题。12.四个海峡中,最不利于航行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B乙为德雷克海峡,位于咆哮的西风带内,风浪大,不利于航行。13.上海港有艘货轮驶往鹿特丹,走最短的航线依次经过的海峡是A.甲丁丙B.丙丁C.丁丙D.甲丁乙丙答案:C走最短航线,依次经过马六甲海峡(丁)、直布罗陀海峡(丙)。14.四个海峡中,按海洋表面平均盐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丙丁乙B.丁甲丙乙C.丙甲丁乙D.甲丁丙乙答案:A据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

8、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递减,盐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甲>丙>丁>乙。“煤”变“油”这一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据此回答15~17题。15.硫、氮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放射性污染B.臭氧层空洞C.酸雨、酸雾D.重金属污染答案:C硫、氮污染物进入大气后,经氧化形成酸性氧化物,易形成酸雨、酸雾。16.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项目,是因为①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