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改区)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改区)

ID:10138124

大小:155.52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改区)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改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1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江苏单科.T5)“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朱熹B.李贽C.陆九渊D.黄宗羲【命题立意】本题以一段史料切入,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辨别和理解历史事实的能力。【规范解答】选B。根据材料,该思想家宣扬“人人皆可以为圣”的圣人观。北宋以后,道学家把孔子奉为“扶天纲,立地纪”的神圣。李贽自称为异端,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由此判断B正确。朱熹的核心观点是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

2、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与材料所述观点都不符合。2.(·上海单科.T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及其代表的社会阶层,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规范解答】选B。法家主张君主要依法治国,利用权术驾

3、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它代表了君主的利益,这正好符合本题题干材料“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重要信息,故B项为正确选项。而儒、道、墨三家的思想主张显然不符合“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信息要求。【类题拓展】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儒家代表世卿世禄阶级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平民的利益,因此主张"尚贤","兼爱","非攻"道家代表没落贵族阶级3.(·上海单科.T9)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

4、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两宋时期理学的认识、理解能力。【规范解答】选C。“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知道程朱理学的这一核心主张,此题应该不难选择。宋明理学,尤其是程朱理学,从哲学本体论高度来论证儒家伦理纲常的合理性,使得这一时期儒家义理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和严密的系统性。即“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项。4.(·新课标全国.T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命题立意】本题以王安石的言论切入,

5、巧妙考查了学生比较分析和综合理解的能力。此题主要以能力立意为主,但难度不大,符合各地考题的命题主流。【规范解答】材料信息万物之源来自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材料信息的核心,答题要求要回答与之相反的观点唯心论。“心外无物”是主观唯心的表现;首先注意题干和选项材料中的“形”、“本”、“心”、“物(或万物)”、“天地”、“道”这些古代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孰先孰后);运用哲学常识,看出题目涉及的是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中国古代哲学观点;王安石认为先天的心理能力是从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形体是“有生之本”。这种从“人是一个感觉体”出发的人性论,是唯物主义的命题。“天地

6、为万物之本”、“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舍天地则无以为道”均是强调万物之本是天地—即客观存在的物质。故B、C、D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心外无物”是典型的唯心论哲学(本体论)观点,和题干中王安石提出的观点相对立,故正确选项为A项。5.(·浙江文综.T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理学两大派别观点的理解区别能力。【规范解答】选B。题干中的“理学家”是关键信息之一

7、,结合所学知识,理学在南宋时分成程朱理学和心学两大派别。程朱理学主张“理”是世界的本原,而把握理的办法是“格物致知”,即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最终明理,由此可见A、C、D是程朱理学的观点。心学派主张“心即理也”,求“理”只需进行内心的反省,因而心学派被程朱派批评做学问“太简”。正确答案为B。【类题拓展】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1)共同点①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②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系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都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