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研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研究

ID:10139120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研究_第1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研究_第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研究_第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研究_第4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研究摘要:本文结合大体积混凝土三种裂缝的形式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研究大体积混凝裂缝按深度不同,分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三种。表面裂缝主要是温度裂缝,一般危害性较小,但影响外观质量。深层裂缝部分地切断了结构断面,对结构耐久性产生一定危害。贯穿裂缝是由混凝土表面裂缝发展为深层裂缝,最终形成贯穿裂缝。它切断了结构的断面,可能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其危害性是较严重的。一、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一)水泥水化热影响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热量,因而使混凝土内部的

2、温度升高,当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时,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温度应力与温差成正比,温差越,温度应力就越大,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内外的约束力时,就会产生裂缝。混凝土内部温度与混凝土的厚度及水泥用量有关,混凝土越厚,水泥用量越大,内部温度越高。(二)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6混凝土在早期温度上升时,产生的膨胀受到约束而形成压应力。当温度下降,则较大的拉应力。另外,混凝土内部由于水泥的水化热而形成中心温度高,热膨胀大,在中心区产生压应力,在表面产生拉应力。若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将产生裂缝。(三)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常受外界气温的影响。混凝土内部温度是由水

3、泥水化热引起的绝热温度、浇筑温度和散热温度三者的叠加。当气温下降,特别是气温骤降,会增加外层混凝土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产生温差和温度应力,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四)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混凝土中80%的水分要蒸发,只有约20%的水分是水泥硬化所必需的。而最初的30%自由水分几乎不引起收缩,随着混凝土的陆续干燥而使20%的吸附水逸出,就出现干燥收缩,而表面干燥收缩快,中心干燥收缩慢。由于表面的干缩受到中心部位的约束,因而会在表面产生拉应力并导致裂缝。在设计上,混凝土表层布设抗裂钢筋片,可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收缩时产生干裂。(五)混凝土的沉陷裂缝支架、支撑变形下沉会引发结构裂缝,过早拆除模板支架易

4、使未达到强度的混凝土构发生裂缝和破损。二、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6(一)施工方案的编制应做到科学合理施工方案内容应主要包括:1、材料要求和配合比设计2、支架模板及支撑搭设与拆除的稳定性、安全性措施3、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和浇筑方案,分层分块浇捣措施4、温度控制,包括混凝土的测温和降温等措施5、养护措施。(二)控制非沉陷裂缝的产生防止混凝土非沉陷裂缝的关键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和混凝土内外部温差控制(温度控制)。温度控制就是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进行人为的控制。施工前应进行热工计算,施工措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的有

5、关规定。(三)质量控制主要措施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1)大体积混凝土因其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易使混凝土内外形成较大的温差,产生温差应力,因此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升高。(2)充分利用混凝土的中后期强度,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3)严格控制集料的级配及其含泥量。如果含泥量大的话,不仅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而且会引起混凝土抗拉强度的降低,对混凝土抗裂不利。6(4)选用合适的缓凝、减水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加入外加剂后,可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5)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大,一般在120±20mm即可。2、浇筑与振捣措施采取分

6、层浇筑混凝土,利用浇筑面散热,以大大减少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可能性。选择浇筑方案时,除应满足每一处混凝土在初凝以前就被上一层新混凝土覆盖并捣实完毕外,还应考虑结构大小、钢筋疏密、预埋管道和地脚螺栓的留设、混凝土供应情况以及水化热等因素的影响,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全面分层:即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此时应使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连续浇筑,直至完工为止,分层厚度宜为1.5-2.0M。采用这种方案时,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宜太大,且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比较合适。必要时可分成两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浇筑。(2)分段分层:混凝土浇筑时,先从底层开

7、始,浇筑至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绕筑其他各层。由于总的层数较多,所以浇筑到顶后,第一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又可以从第二段依次分层浇筑。这种方案适用于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的混凝土较少,结构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当截面面积在200m2以内时分段不宜大于2段6,在300m2以内时不宜大于3段,每段面积不得小于50m2。(3)斜面分层:要求斜面的坡度不大于1/3,适用于结构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3倍的情况。混凝土从浇筑层下端开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