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果蝇实验专题专项训练5

高考生物果蝇实验专题专项训练5

ID:10139253

大小:33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生物果蝇实验专题专项训练5_第1页
高考生物果蝇实验专题专项训练5_第2页
高考生物果蝇实验专题专项训练5_第3页
高考生物果蝇实验专题专项训练5_第4页
高考生物果蝇实验专题专项训练5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果蝇实验专题专项训练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物:果蝇实验专题专项训练23.果蝇(2n=8)的两对相对性状: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1)一只雄蝇基因型为BbXaY,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了一个BbbXa的精子,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组成应为、和,这些精子若能正常受精,则会引起后代发生。(2)某红眼长翅雌蝇与红眼长翅的雄蝇交配,后代表现型如下表表现型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雄果蝇3131雌果蝇3100①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双亲的基因型应为和。②表中所列全部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

2、个体占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3)若要使子代果蝇的眼色因性别而异,则可选取眼色基因型为和的亲本果蝇进行杂交。[答案](1)BXaYY染色体变异(2)①BbXAXaBbXAY②1/47/16(3)XaXaXAY24.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根据果蝇的染色体组型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此果蝇是(雌/雄)性,理由是。(2)欲对果蝇的进行基因测序,检测的染色体数最少为条。如果野生型果蝇X染体上均为c,则Y染色体上的C最可能是(突变/重组)产生的。若选择示意图上的Cc所控制的性状来研究果蝇的伴性遗传

3、规律性,则测交的规律是。(3)已知控制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基因(Aa、Bb)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用纯种灰身残翅果蝇与纯种黑身长翅果蝇交配,所获如图的子代(F1)表现型是;如图的果蝇能产生2种配子,与其基因型相同的异性果蝇能产生4种配子,原因是。(4)现有两管果蝇,甲管全部为长翅(显性),乙管既有长翅,也有残翅(隐性)。已知乙管是甲管的亲代:①若乙管中长翅均为纯合子,则甲管中没有残翅的原因是。②若乙管中长翅也有杂合子,则甲管中没有残翅的原因是。(5)你如何确定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解析]考查孟德尔遗

4、传定律的实质及其实际应用能力。(1)果蝇的性别决定。(2)英文字母的大小写代表着基因的显隐关系。(3)卵细胞形成时,如果减数分裂中不发生基因互换,有AB与ab两种基因型的配子,即遵循分离规律;如果部分卵母细胞发生交叉互换,则会出现两种新的配子即有AB、ab和Ab、Ab4种配子。(4)因为乙管是甲管的亲代,残翅是隐性,所以甲管中若有残翅,可以由下列情况产生:由于乙管中长翅均为纯合子,所以只能来自残翅(vv)×残翅(vv)。现在不能产生,说明该交配组合也不存在,原因是乙管中的残翅果蝇为同种性别。同理,虽然乙管中长翅有杂合子,但仍不

5、能产生,说明第②种情况交配组合也不存在,原因也是乙管中的全部残翅果蝇与杂合子长翅果蝇为同种性别。(5)利用测交法或杂合子自交法,根据自由组合规律进行判断。[答案](1)雄性染色体异形(或XY型)(2)5雄性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雌性个体都表现隐性性状突变(3)灰身长翅2种是两对基因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没有发生交叉互换;4种是发生了交叉互换(4)①乙管中的残翅型果蝇为同种性别②乙管中的全部残翅型果蝇与杂合子长翅型果蝇为同种性别(5)(4分)用F1的果蝇与黑身残翅果蝇进行测交,统计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2分)若为灰身长翅∶黑身残

6、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1:1:1:1,则说明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遗传行为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2分)或答:用F1的雌雄果蝇进行自交,统计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2分)若为灰身残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黑身长翅=9:3:3:1,则说明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遗传行为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2分)25.果蝇繁殖力强,易饲养,是很好的遗传学研究材料。某实验室对果蝇进行了多年纯化培养,连续多代全为灰身,故确认为纯种。但一个小组用此果蝇继续扩大培养时,发现了1只黑身雌果蝇(未交配过)。该小组欲研究此

7、黑身性状是否属于可以遗传的变异,请继续完成下列实验:(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①黑身雌果蝇和纯种灰身果蝇放入同一容器中培养,使其交配产生后代,移走亲本。②待子一代幼虫成熟后观察其性状,发现全是灰身果蝇。③。④待子二代幼虫成熟后观察其性状,记录结果,得出结论。(3)实验结果和相应结论:若子二代中出现,则说明黑身是可遗传变异,反之则是不可遗传变异。(4)若已知黑身为可遗传变异,且B基因控制灰身性状,b基因控制黑身性状。则由实验中子一代的表现型可知,这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作为亲本的黑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子二代中灰身雄果蝇的基

8、因型为,黑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若子二代中灰身雄果蝇与黑身雌果蝇交配,理论上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答案](1)新性状若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则可以遗传给后代,并能在后代中按一定规律出现,(合理即可)(2)子一代雌雄果蝇交配产生子二代幼虫,移走子一代个体(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