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专练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专练

ID:10139959

大小:92.2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专练_第1页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专练_第2页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专练_第3页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专练_第4页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专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专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史试题(先秦至唐朝)一、选择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事件中,最能代表我国封建制度确立的事件是A、“初税亩”的实行B、井田制的瓦解C、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D、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2、春秋时期发生于鲁国的下列事件的因果关系是①私田的出现②初税田实行③井田制逐步瓦解④封建剥削方式出现⑸铁器和牛耕的使用A、①②③④⑸B、⑸②①③④C、⑸①②④③D、⑸②③①④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因桀亡”出自以下哪位思想家之口?A、老子B、荀子C、范缜D、孔子4、战国时期有一位学者提倡“有人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该学者所属学派是A、墨家B、

2、儒家C、道家D、法家5、在我国古代,最早以法律形式禁止弃农经商是在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西汉D、东汉6、西周实行分封制,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秦朝统一实行郡县制的直接目的是A.发展封建经济B.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制C.强化中央集权D.巩固统治7、秦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本质特征是A.改国王为皇帝B.建立中央官制C.实行郡县制D.皇权至高无上8、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A.封建制代替了奴隶制B.儒法之争激烈C.仁政代替了法治D.封建统治思想成熟9、对万里长城正确而又全面的评价应当是①有利于北方农业的发展②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④

3、阻碍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刘邦实行的治国措施与政策中,动机与效果明显矛盾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B.沿用秦朝的郡县制C.分封同姓子弟为王D.对匈奴的和亲政策11、张骞与班超相同的贡献是A.打通了中西交往关系B.帮助西域人民摆脱了匈奴贵族奴役C.使西域归属中央  D.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中西交往12、秦和汉在制度方面的相同点有①都实行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制度②都在全国统一推行郡县制③都推选察举制和皇帝征召制度④赋役都比较重A.①②④B.③④C.①④D.②③④13、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

4、以愚黔首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所以硷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14、古代诗人在《题昭君出塞图》中写道:“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筋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肯定昭君主要因为A.昭君出塞是为了个人幸福B.昭君不畏艰险C.昭君出塞是为了国家利益D.昭君出塞加强了汉与匈奴的关系15、秦汉时期中国已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A、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B.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亚等地区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条件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贸易往来16、下列哪些史实符合荀子

5、的唯物史观①李冰修筑都江堰②汉武帝治黄河③杜诗发明水排④西汉时用煤冶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17、秦朝郡县制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18、下列关于秦兵马俑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再现了秦朝时的军容②反映了秦朝繁重的徭役③显示了秦朝高超的造型艺术④反映了秦朝手工业的成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9、以下历史事件开始于汉武帝时期的有:①陆上丝绸之路开通②海上丝绸之路开通③设置刺使制度④历法形成固定系统A①②③④B

6、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教传人中国后,尽管影响很大但却没有占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A.教义不符合中国国情    B.民间道教抵制C.范滇等无神论思想家的批判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稳固21、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始于A、战国时秦的统治之下B、汉武帝设置郡县机构C、蜀汉政权统治时期D、南朝江南开发时期22、范缜的《神灭论》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在于A.抵制佛教传播B.揭穿统治者利用佛教进行的欺骗C.揭露教徒们的虚伪D.树立无神论思想23、“将兴辽东之段,自洛口开渠达涿郡,以通漕运”,这条运河是指A.通济渠B.永济渠C.会通渠D.邗沟24、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之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A、皇帝必须任用

7、贤臣B.必须善于纳谏C.必须轻徭薄赋D.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2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注重的问题是A.重用人才 B.善于纳谏  C.轻谣薄赋D.减轻刑罚26、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说明A丞相权力增大         B.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D.体现了任人唯贤的原则27、唐朝初年,江南的稻米已经大量运往洛阳等地,这反映了①经济重心已经南移②江南经济地位上升③大运河的历史作用④南北经济交流加强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8、史载:唐太宗时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