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试题各地分章汇编13

高考生物试题各地分章汇编13

ID:10140723

大小:3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生物试题各地分章汇编13_第1页
高考生物试题各地分章汇编13_第2页
高考生物试题各地分章汇编13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试题各地分章汇编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高考生物试题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微生物的类群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10全国1)34.(12分)下列是与微生物培养有关的问题,请回答:(1)某细菌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KH2PO4、Na2HPO4、MgSO4、葡萄糖、尿素、琼脂和蒸馏水,其中凝固剂是_______,碳源是_______,氮源是_______。已知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故该培养基属于____培养基。按照化学成分分类,该培养基属于___培养基。从同化作用类型上看,用该培养基培养的细菌属于____。(2)将少量细菌

2、接种到一定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菌体数目,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可得到细菌的______曲线。该曲线中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作为纵坐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中,为了获得形态和生理特征一致的菌体,一般应在___期取材;在生产中,常搜集培养至___期的细菌用于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考查微生物的营养。[来源:Ks5u.com.Com][来源:KS5U.COM]第(1)小题,该培养基中,琼脂为凝固剂,葡萄糖为碳源,尿素为氮

3、源;由于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可以用来选择出能够合成脲酶的细菌,在功能上称为选择培养基;由于其化学成分明确,故又称为合成培养基;由于该培养基中存在着有机碳源葡萄糖,故可推测从同化作用类型上看,用该培养基培养的细菌属于异养型。第(2)小题,在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定期取样,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称为微生物的群体生长曲线,之所以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作为纵坐标的原因是菌体数目往往非常大,且变化率也很高,直接以菌体数目为纵坐标不利于作图。实验室中,为了获得形态和生理特征一致的菌体,

4、一般应在对数期取材;在生产中,常搜集培养至稳定期的细菌用于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答案】(1)琼脂葡萄糖尿素选择合成异养型(2)群体生长菌体数目往往非常大,且变化率也很高,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有利于作图对数稳定(10全国卷Ⅱ)34.(12分)ks5u某种细菌体内某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如图:ks5uks5u这种细菌的野生型能在基本培养基(满足野生型细菌生长的简单培养基)上生长,而由该种细菌野生型得到的两种突变型(甲、乙)都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若添加中间产物2,则甲、乙都能生长;若添加中间产物1,则乙能生长而甲不能

5、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甲能积累中间产物1,而乙不能积累。请回答:(1)ks5u(1)根据上述资料可推论:甲中酶的功能丧失;乙中酶的功能丧失,甲和乙中酶的功能都正常。由野生型产生甲、乙这两种突变型的原因是野生型的(同一、不同)菌体中的不同发生了突变,从而导致不同酶的功能丧失。如果想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来生产中间产物1,则应选用(野生型、甲、乙)。(2)(2)(3)(4)ks5u(5)将甲、乙混合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上能长出少量菌落,再将这些菌落单个挑出分别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上述混合培养时乙首先形成菌落,其原因是。(

6、3)(6)(7)(8)(9)(10)(11)(12)(13)ks5u(14)在发酵过程中,菌体中含量过高时,其合成速率下降。若要保持其合成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改变菌体细胞膜的,使排出菌体外。(15)(16)(17)(18)(19)ks5u(10安徽卷)3.大肠杆菌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也可以通过合成-半乳糖苷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加以利用。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测定其细胞总数及细胞内-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变化(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0~50min,细胞内无-半乳糖苷酶基因B.50~100min,细胞

7、内无分解葡萄糖的酶C.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同时存在时,-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D.培养基中葡萄糖缺乏时,-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微生物相关知识,作为微生物的代谢调节有酶的合成和酶的活性调节两种,本题考点是酶的合成调节,在有葡萄糖存在时,大肠杆菌直接利用现有的葡萄糖,当没有葡萄糖时才合成分解乳糖的—半乳糖苷酶,才利用乳糖作为能源物质,所以D选项正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