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听障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听障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ID:10141330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1

如何培养听障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_第1页
如何培养听障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_第2页
如何培养听障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_第3页
如何培养听障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_第4页
如何培养听障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听障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听障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的生长点,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撑性平台。而对于听力言语障碍(以下简称“听障”)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他们自身修养与素质的体现,更是他们融入社会主流,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工作,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的先决条件。本文从提高听障学生思想认识、教师以身作则、发挥学生主体、调动学生情趣、家校合作、严格监督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听障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词】听障学生听力言语行为习惯培养【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70(2014)

2、02-0100-015法国科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追求好习惯。”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什么是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是教育。”美国的约?凯恩斯也曾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没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就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没有良好的学习、活动习惯,就不可能有高度发展的智力和高效益的工作成果。”而对于听障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他们自身修养与素质的体现,更是他们融入社会主流,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工作,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的先决条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听障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一、讲明道理,全面提高听障

3、学生的思想认识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理想上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例如,我在对学生进行“自觉排好路队”、“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做眼保健操”等教育时,总是先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这么做又会怎么样?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明白这样做的意义,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良好行业习惯的重要性。二、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5这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却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古人云:“以今率人,人若身先”。学生具有

4、向师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作为老师应时刻注重自身修养,用自己的文明言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当学生看到老师做了不允许学生做的行为时,学生一般不会对老师说你的行为习惯不好之类的话,但他们部分人心中会有想法,“你老师这样做,我也这样做。”因此,在学生排队做操的时时候,老师也认真地排好队伍,姿势正确,人挺直,精神饱满,让学生看到老师也和他们一样在认真做。午餐时,老师排队打饭,然后坐端正,专心吃饭,不闲聊。在校园里,老师清扫教学楼内的卫生,铃响后准时进教室上课;每次上课前都要把讲台整理一下;看到教室地面有废物,就主动

5、拾起放到垃圾桶里,不随地吐痰等行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教师的行为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守时、讲卫生、有礼貌等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这样,对提升听障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今后走向社会,不追求奢华,不过分穿着打扮,也起到极大的作用。三、营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听障学生由于身体的残疾,在很多方面,他们并不能意识到行为的好坏,因此老师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营造气氛,了解学生,与他们真心对话,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在学习中展示自己,在竞争中施展自己,在学习中相互配合、大胆探索。例如,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立不同类型的职位:班长、小小读书站

6、站长、护花队队长、管理图书的管长、课间活动监督长、能教广播操的小教练、早读课上的领读员、有责任心的语数组长,给他们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得以展露,让学生在合作和竞争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激励优先,养成自我评价的好习惯5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坚持“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课堂上,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尽可能把课上得精彩些,有趣些,挖掘学生的想象思维。同时,老师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

7、,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现象。另外,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积极开展主题活动。如“雷锋就是你我他”、“懂得奉献,学会感恩”、“卫生习惯连着你我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从思想到行为上发生质的转变将道德认识逐步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五、家校配合,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人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权威性、基础性的特点;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

8、长同步,使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对此,教师利用每月接送孩子的时机,向家长了解并向家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