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详解详析:电场中的导体

高考物理详解详析:电场中的导体

ID:10144284

大小:166.35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物理详解详析:电场中的导体_第1页
高考物理详解详析:电场中的导体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详解详析:电场中的导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场中的导体一、金属导体的特征整块金属=正离子+自由电子(热振动)(自由移动)二.静电感应现象:放入电场中的导体,其内部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电场的反方向作定向移动,致使导体的两端分别出现等量的正、负电荷。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现象。三.静电平衡状态导体(包括表面)没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状态叫做静电平衡状态。四.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的性质(1)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2)导体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场强方向跟该点的表面垂直。(3)导体所带的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4)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

2、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图是孤立导体周围的等势面和电场线形状。(5)地球是个大导体,静电平衡状态的地球以及跟它相连的导体都是等势体。(6)孤立导体表面的电荷分布特点:在孤立导体表面,向外突出的地方电荷较密,比较平坦的地方电荷较疏,向里凹进的地方电荷最疏。因而导体尖端电荷面密度较大致使该处场强较大,从而可能使得空气被电离成导体而发生尖端放电现象。夜间看到的高压电线周围笼罩着的一层绿色光晕(电晕)就是一种微弱的尖端放电形式。尖端放电致使高压线及高压电极上电荷的丢失,因此,凡对地有高压的导体(或两个相互有高

3、压的导体),其表面都应尽量光滑。避雷针即利用尖端放电的道理制成的。五、静电屏蔽导体网(壳)在静电平衡时,内部场强处处为零,这样就可以保护它所包围的区域,使区域内不受外界电场的影响。叫做静电屏蔽。”六.静电的防止和利用(1)危害:静电由于吸附尘埃会给印刷、制药、合成纤维等工业生产中带来危害。静电对高精密仪器有干扰甚至毁坏作用。静电的最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质而引起爆炸。(2)防止:最简单而又最可靠的办法是用导线把设备接地,这样可以把电荷引入大地,避免静电积累。油罐车尾部拖的铁链就是一根接地线。

4、调节空气的温度也是防止静电危害的有效方法。(3)利用:静电利用依据的物理原理几乎都是让带电的物质微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奔向并吸附到电极上。如图1-25是静电除尘示意图,除尘器由金属管A和管中的金属丝B组成,A接高压电源正极,B接高压电源负极。A、B之间有很强的电场,而且距B越近电场越强。B附近的空气分子被强电场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正离子跑到B上得到电子又变成空气分子。电子奔向正极A的过程中吸附到煤粉上便煤粉带负电,吸附到正极A上,排除的烟就成为清洁的了。【例1】 图1-27中平行金属板A、B间距离为6厘米,

5、电势差保持为300伏,将一块3厘米厚的矩形空腔导体放入A、B之间,它的左侧面P与A平行正对且离A板1厘米。则A、B两板正中央一点C的电势因此而发生怎样的变化?A.变为零;B.仍为150伏;C.升高50伏;D.降低50伏。【解题方法】 平行正对导体间的电场性质为匀强电场;处于静电解:未放空腔前,板间场强由题意知UB=0,UA=300伏,则UC=150伏。放入空腔导体后,腔内场强为零,设此时C,点电势变为U′C。因导体为等势体,故有UP=UQ=U′C。由于空腔两个侧面与A、B板平行正对,因此A、P之间和Q、B之

6、间场强相等,令其为E′。由题给条件,若设A、P间距为d′,则,即2(UA-U′C)=U′C-UB同理因UB=0,UA=300伏,所以U′C=。即C点电势从150伏变为,升高了50伏,所以应选C选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