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问题产生的溯源

浅析心理问题产生的溯源

ID:10146741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6-11

浅析心理问题产生的溯源_第1页
浅析心理问题产生的溯源_第2页
浅析心理问题产生的溯源_第3页
浅析心理问题产生的溯源_第4页
浅析心理问题产生的溯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心理问题产生的溯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心理问题产生的溯源  [摘要]本文就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以及认知心理学关于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的观点加以整合,提出心理问题的产生可能与一个人幼儿时期的创伤体验、个人外部的行为经验、儿童时期自我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个体的信念体系有关。[关键词]心理问题;经典理论;整合;溯源一、引言心理问题也称心理失衡,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和暂时性,常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常有一定的情景诱发,脱离该情景,个体的心理活动则完全正常。心理问题可能是由于现实

2、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产生的内心冲突,并体验到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不良情绪体验;心理问题也可能是个体遭遇强烈的、对自身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并体验到悔恨、冤屈、失落、愤怒、悲哀等不良情绪体验。二、关于心理问题产生的理论观点1、精神分析理论9精神分析理论着重探索人的深层次的精神世界。在我看来,精神分析比较重视人在幼儿时期的体验,认为个体的性格、人格强烈地受到其幼儿期体验的影响,幼儿时期产生的创伤被压抑在个体的潜意识中,当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出现幼儿时期类似刺激,潜意识被压抑的心理创伤得以显现,心理

3、问题就产生了。(1)能量学的观点核心概念:创伤能量学观点描述的是情感的处理问题,焦点集中于外在事件对心理的影响。创伤是能量学观点的中心主题。它发生在过强的情感来袭超过个体所能维持的心理平衡能力时,它不是事件本身的内容,而是这一事件带来的情感过于强大难以处理而被压抑在潜意识中。意识的情形下会激发病态的反应或行为模式,随之产生心理问题。创伤的强度与遭遇创伤时心理人格结构的脆弱程度有关,与心理本质及成熟度有关,创伤事件发生的时机也很重要。(2)人格结构观人格结构观指出,人的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4、它们交织在一起相互工作,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追求不同的目标。当三者关系协调时,人格表现出健康状况,而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人就会处于一种焦虑和矛盾的情境中,心理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3)性心理发展观9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5个阶段,即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人一般遵循着这个规律发展,一旦某个阶段遇到阻碍、创伤或是发展不完善,心理问题就会显现在未来成长和生活过程中。口欲期(0―1岁)婴儿通过吮吸、咀嚼、吞咽等口腔活动获得快感与满足,力比多集中在口部。此时期婴儿的自我界限和现实感尚未形

5、成,遇到挫折时多呈现否定、歪曲、外射等心理防御机制。肛门期(1―3岁)婴儿在排泄时因内及压力的解除而获得快感,对肛门活动特别关注,此阶段能量贯注于肛门。性欲期(3―5岁)该时期婴儿开始懂得了两性的区别,他们通过抚摸或暴露生殖器来获得新满足;他们会产生阉割焦虑与阴经嫉羡。随着发展,会产生对异性父母的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的俄狄普斯情结(恋母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恋父情节),这种感情便具有性的意义,不过还是心理上而非生理上的性爱。潜伏期(5―12岁)这时期教育、道德、社会规范的学习带来了超我的发展,性兴趣大减

6、,力比多得到了升华。生殖期(12岁―)这时期以生殖器性性交为最高满足形式。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在前三个发展阶段以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年经历对成年后的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创伤经历和压抑的情节。92、行为主义理论(1)经典条件反射观点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界环境对人行为和心理问题产生的影响。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过程就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

7、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在这个实验之后,会引起类似行为的泛化、辨别和消退,可如果在这期间,引起的类似行为产生无法分辨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躁感,行为引起的心理问题就产生了。推测到人的身上,即就是说在人对早期的一些行为经验产生了定势反应,可再遇到类似经验人无法判断和决策的时候,就会产生矛盾和焦虑,自然就产生心理问题了。而华生则认为:每一种基本的情绪都有一种适当的

8、刺激引起的内脏和内分泌反应的特征模式;有一种与它相联系的外显的反应模式。如恐惧、愤怒和爱,成人的复杂情绪都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条件作用、泛化、迁移形成的。即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和心理问题也是基于存在这样的经验而造成的。(2)社会学习理论观点9班杜拉在对幼儿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后提出的。观察的学习机制由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建立这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构成,各阶段分别受一系列变量的影响。人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习得的,人的不良行为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