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ID:10147497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1

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_第1页
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_第2页
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_第3页
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_第4页
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摘要: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经营风险越来越大。尤其对国有企业而言,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以及国有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国有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对经营风险控制越来越明确。鉴于此,本文国有企业风险内部控制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一、前言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近年来,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企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再加上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的不确定性,这一切因素都给国有企业的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国

2、有企业由于经营风险而遭受严重损失的例子并不鲜见,例如石油投资海外石油衍生品业务造成12亿的巨亏,中铝公司投资亏损80亿美元,中投公司投资摩根斯坦利和黑石集团,也造成60亿美元的亏损,这些数字触目惊心,充分暴露出国有企业风险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样,纵观国外,美国安然公司、法国兴业银行等跨国企业都因为内部控制失效导致重大损失,甚至企业破产倒闭。因此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6事实上,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息息相关,风险管理是企业针对潜在的风险所采取的所有控制手段的总称,内部控制是对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无论风险管理还

3、是内部控制都与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密切相关,二者的性质和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保证企业经营中的资产安全、信息真实可靠,经营行为合法有效,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由于体制和历史原因的影响,国有企业内部往往是国有股一股独大,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的监督权利受到抑制,甚至形同虚设,监事会的成员也大多是企业内部人员,且与企业存在紧密的利益关系,缺乏独立性和公平性,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起不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在国有企业内部,董事长和经理同时兼任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企业的决策权、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集于一身,部分素

4、质不高的国企掌权者,会利用控制权威自己谋私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内部人控制”的问题难以解决。6(二)风险控制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处于国家的政策庇佑之下,企业的经营行为由国家财政担保,甚至一些垄断性国企依靠垄断力量,排斥了民营企业和外国企业的进入,在市场中一家独大。因此国有企业普遍缺乏风险意识,也没有建立规范的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内部也没有设置风险管理机构,没有对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在风险发生时,没有风险处置预案,不知道如何积极应对风险。随着国企改制的不断进行以及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国企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很多国企走出国门

5、参与到世界市场的竞争中,由于缺乏风险控制意识和制度,结果带来严重的亏损。(三)信息沟通不畅。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是内部控制所不可或缺的,良好信息沟通机制可以提供企业经营中详细、全面的信息,有利于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交流,制定出符合企业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企业内部摒弃了传统的手工处理信息阶段,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账务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一些国有企业内部,由于缺乏合理的信息系统建设规划,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的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不足,企业内部沟通不畅,导致内部控制的失败。例如在中航油原领导陈久霖案例中,企业内部严重缺乏沟通机制,董事会对陈久霖炒作期

6、货的行为毫不知情,最后酿成苦果。6(四)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国有企业内部大多设有内部审计机构,但由于对内部控制理解不到位,内部审计在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工作设置上存在着种种问题,监督流于形式,不能有效保障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有些企业内部审计部分隶属于财务部门,缺乏独立性;有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人员的专业性和责任感比较欠缺,不能满足内部审计的需要;有的企业内部审计职责弱化,仅仅负责会计账面审查的简单的工作,在内部稽查等工作上鲜有成效。三、完善国有企业风险内部控制的措施(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国有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一是加强董事会建设,在组织机构设计方面要弱化

7、大股东对董事会的控制,杜绝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交叉任职董事会要下设决策与监管支持机构,要充分发挥战略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在内部控制手册以及公司章程上,要明确董事会及其成员的工作职责、权利义务、任职资格和法律责任。二是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国有企业应聘请技术、法律、财务、审计、管理等外部专家担任独立董事,建立独立董事考核机制与独立董事问责机制,使独立董事真正独立于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目的。6(二)增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企业风险管理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