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训练题7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训练题7

ID:10149174

大小:69.7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训练题7_第1页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训练题7_第2页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训练题7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训练题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时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这段材料可能出自()A.《新唐书》B.《明史》C.《元史》D.《资治通鉴》2.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对于明太祖废除丞相,黄宗羲的评价是()A.产生了长久的危害B.不是理想的统治方式C.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D.明朝由此开始政治腐败3.《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A.等级制度的森严B.中央集权的强化C.

2、皇权的独尊D.文化专制的扩展4.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5.之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是因为()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最终得以解决B.中央各部与地方机构无任何权力C.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D.皇帝可以直接管理地方上的事务6.秦汉的三公

3、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官制改革中存在的一以贯之的理念是()A.政治制度的完善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B.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政阁臣无不惴惴惧者。——《皇明大政记》材料二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俱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泄漏

4、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秘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材料三军机处名不师古,……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材料四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内阁大臣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内阁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吗?(2)据材

5、料指出军机处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并说明为什么设置军机处能加强皇权。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部分丞相及其命运时期代表人物命运秦国吕不韦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夺取皇位三国蜀诸葛亮受刘备托孤,掌握国家大权,鞠躬尽瘁材料二明清时期的丞相和担任相当地位官职者及其命运时期代表人物职位命运明朝胡惟庸丞相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被明太祖诛杀明朝张居正内阁首辅权压众臣,整顿吏治,社会矛盾相对缓和,死后被抄家,削夺官秩。清朝和珅军机大臣权压众臣,结党营私,贪污腐化,抄家处死。请回答:(1)你认为应该废除丞相制度

6、吗?(2)内阁首辅、军机大臣有时也被人称为“宰相”,你认为这种称呼是否具备实质意义?第4课时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1.B2.A3.C4.A5.C6.D二.7.(1)替皇帝草拟诏令。内阁大臣所拟诏令都须皇帝亲自审定,必须符合皇帝的意旨才能被通过,因此,内阁对皇权不能起到制约作用。(2)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而设置。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8.(1)两种观点:第一,丞相制度应该废除,因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始终存在,废除丞相制有利于社会稳定,从而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第二,

7、丞相制不应该废除,因为相权对皇权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独裁的出现,不能因为胡惟庸的问题而废除丞相制。(2)内阁首辅、军机大臣往往充当“顾问”、“秘书”的角色,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