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窖九资河茯苓、750亩丹参中药材种植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万窖九资河茯苓、750亩丹参中药材种植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ID:1015

大小:388.5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7-04-08

20万窖九资河茯苓、750亩丹参中药材种植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20万窖九资河茯苓、750亩丹参中药材种植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20万窖九资河茯苓、750亩丹参中药材种植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20万窖九资河茯苓、750亩丹参中药材种植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20万窖九资河茯苓、750亩丹参中药材种植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20万窖九资河茯苓、750亩丹参中药材种植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万窖九资河茯苓、750亩丹参中药材种植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7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要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单位名称:xx药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严求,公司为民营的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末公司资产233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249万元,实收资本1000万元,所有者权益1689万元。资产负债率27.7%。银行信用等级为A+级。1.1.2 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名称:黄冈市罗田县20万窖“九资河”茯苓、750亩丹参中药材种植扩建项目;建设性质:扩建;建设地点:大别山主峰所在地黄冈市罗田县九资河镇;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2、:(1)20万窖茯苓种植基地,(2)750亩丹参种植基地,(3)1000平方米中药材仓库。1.1.4项目建设方案茯苓种植采用报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备案的九资河茯苓规范化种植技术,丹参种植采用丹参规范化种植技术。建设期限为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2007年3月完成基地的规划、测量工作,2007年3-457月完成基地的水平整地、挖穴、土壤改良、衬砌沟渠及道路建设,同期购置茯苓菌种、准备植苓松材。2007年5月开始种植茯苓。2007年10-11月完成茯苓刨挖、加工,并开始种植丹参。2007年5月至2008年2月建设100

3、0平方米药材仓库,购置安装烘干设备,开始加工茯苓。充分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的营销模式。除利用好现有固定收购部外,新设三个季节性收购网点,派驻收购人员12人,实行便民服务,组织药材收购。除稳固现有优质客户(宛西制药、劲酒集团、日本津村、台湾陆惠)外,进一步完善营销网络,在广州、上海设立销售处。1.1.5 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项目计划总投资6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30万元,流动资金370万元。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300万元,自筹资金3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200万元,

4、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00万元。其中中央有偿资金150万元,无偿资金50万元;地方有偿资金75万元,无偿资金25万元。共计使用财政无偿资金75万元,有偿资金225万元。1.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相关主要标志指标单位年均新增中药材产量412.5吨57年均销售收入516.7万元年均总成本384.9万元年均创税53.6万元年均净利润78.3万元年平均投资利润率19.5%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27.3%税前财务净现值600.8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前)5.1年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我国“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2.国家八部委《中

5、药现代化发展纲要》;3.国家八部委《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指导意见》;5.国家发改委《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6.《湖北省医药行业“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577.罗田县《关于成立县“五个十亿元”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1.3 综合评价(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湖北罗田九资河为我国茯苓传统地道产区,规模栽培有500多年历史,1738年开始出口,产量居全国首位,质量优异,享誉全球。但长期以来,由于茯苓药材由产区农民以副业生产的模式进行栽培,总体水

6、平比较落后,存在着:栽培品种较为混乱,产地环境有所污染,生产栽培环节随意,滥施农药杀虫防病,硫磺增白加工贮存;商品质量标准落后等问题,导致商品质量不稳,影响了传统茯苓药材近年来的信誉,影响了农民增收。以九资河为主的大别山区的丹参,经大型企业的使用证明和湖北中药研究院研究的结果表明,其丹参酮的含量高于国内其他地区,且家种丹参与野生丹参有着相同的药用质量,但家种较零散,种苗和技术不统一,导致质量不稳定。因此,采用规范化种植技术扩大茯苓、丹参种植面积,对重振九资河茯苓的雄风,修复紧缺中药材资源非常必要。(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57技术

7、先进:按中药材标准规范(GAP)规模种植,控制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各项因子,规范了茯苓、丹参的生产环节乃至全过程,生产出的道地中药材“可控、优质、稳定”。本公司开展了“罗田县九资河茯苓GAP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课题编号:2004AA304A05),该课题属湖北省科技厅“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通过对茯苓“木接引”培育和人工成核技术的研究,使得茯苓菌种得到有效的进化,茯苓品质、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该两项技术具有独创性和国际领先性。本公司开展了丹参增产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解决了生产中的系列问题。经济合理:发展茯苓、丹参轮

8、种,能够充分利用山区的土地、地理和生态环境优势,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投资不大,见效快,风险小,利润大,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环境评价:项目建设注重生态环境。茯苓种植利用间伐松材和松树蔸、松树梢,可预防森林火灾,促进林业持续发展。丹参根系发达,可防止水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