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理课件-精品ppt课件

麻醉药理课件-精品ppt课件

ID:10155898

大小:207.01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6-11

麻醉药理课件-精品ppt课件_第1页
麻醉药理课件-精品ppt课件_第2页
麻醉药理课件-精品ppt课件_第3页
麻醉药理课件-精品ppt课件_第4页
麻醉药理课件-精品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麻醉药理课件-精品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非巴比妥类静脉全麻药,种类很多;专用静脉全麻药:氯胺酮、羟丁酸纳、依托咪酯、异丙酚等;还有可用于静脉全麻的药物:苯二氮卓类:地西泮(安定)等;阿片类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普鲁卡因。苯二氮卓类特点:毒性小,临床效果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安定药,有替代巴比妥类的趋势;作用机制:增强GABA的作用。GABA:γ-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递质。阿片类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是指作用于CNS,能解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对疼痛的情绪反应的药物。吗啡:常用,镇痛作用强;哌替啶(杜冷丁):镇痛强度较小,约为吗啡的1/10;芬太尼:是当前临床麻醉中最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镇痛强度较大,约为吗啡的75-12

2、5倍。成瘾!普鲁卡因:为短效局麻药,小剂量静脉使用,对CNS具有镇静和提高痛阈的作用;复合全身麻醉中,可用于麻醉维持。非巴比妥类静脉全麻药,种类很多;专用静脉全麻药(一)氯胺酮;(二)羟丁酸钠;(三)依托咪酯;(四)异丙酚等。过敏!使用前须皮试,做过敏试验!一.氯胺酮(一.)作用机制(二.)药理作用(三.)体内过程(四.)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二.羟丁酸纳作用特点:三.依托咪酯作用特点:四.异丙酚作用特点:一.氯胺酮Ketamine氯胺酮是有镇痛作用的静脉麻醉药,也可肌注给药;是苯环己哌啶的衍生物,其右旋氯胺酮的麻醉效价强,为左旋的4倍,精神异常等不良反应较少。(一.)作用机制氯胺酮产生一种独特

3、的麻醉状态-分离麻醉;根据脑电图研究发现:氯胺酮对丘脑-新皮质系统→低幅慢波(抑制作用);而对丘脑边缘系统→高幅快波(兴奋作用);具体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轻微,镇痛作用特别强,不成比例;俗称分离麻醉。中枢表现分离;主观感觉与外周分离;镇痛作用与其它作用分离。(木僵、镇静、遗忘、显著镇痛)氯胺酮作用机制: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L-谷氨酸)与NMDA-R(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互相作用;即:NMDA-R非竞争性拮抗剂;与κ阿片受体结合,兴奋κ-R,产生镇痛作用。(二.)药理作用1.氯胺酮对CNS的作用:(1).对意识的作用:氯胺酮iv,意识逐渐消失,界限不分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4、轻微,病人常有眼睛睁开、凝视,肌肉不自主活动等。(2).镇痛作用特别强,与意识抑制轻微不成比例;俗称分离麻醉。(3).脑电图:α波活动减弱,出现θ和δ波;脑电图出现慢波,说明脑电活动受抑制。(4).颅内压,脑血流量和脑耗氧量;预防:过度通气,造成PCO2可纠正;(PCO2脑血流量和脑耗氧量).(5).苏醒期可出现精神运动性反应。预防:氯胺酮麻醉前用药,给予地西泮、巴比妥类药,以减少术后恶梦、精神异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心血管系统:(1)氯胺酮综合结果以兴奋为主(一般病人):直接抑制心肌;兴奋交感神经中枢而间接的兴奋心血管。一般人:兴奋交感神经中枢作用>直接抑制心肌作用;∴间接的兴奋心血管

5、!氯胺酮是静脉麻醉药中唯一对循环系统有较明显兴奋作用的药物;一般认为,氯胺酮对心血管的兴奋作用是中枢性的;氯胺酮对心血管的兴奋效应是:抑制摄取去甲肾上腺素;促进交感神经节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可使病人HR收缩力COBP(2)但在危重病人:例休克、大手术时,病人已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之中,心血管功能处在代偿的边缘,几无心力贮备可以动用;就会使氯胺酮由中枢兴奋而掩盖的循环抑制作用明显表现出来;具体表现为循环抑制;出现BP甚至心脏骤停!3.呼吸系统:(1)缓慢iv,对呼吸影响小,且很快恢复;(一般不需插管,吸O2即可).(2)iv快或量大,尤其是与麻醉性镇痛药伍用时,则呼吸抑制显著,偶可呼吸暂停;(准备

6、好插管、呼吸机).(3)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哮喘适用).(4)呼吸道分泌物.4.其它:(1)眼压轻度;(2)增强妊娠宫缩的频率和强度,可致早产、流产;(3)不影响肝、肾功能。预防:麻醉前用药,必须给足量的抗胆碱药,阿托品或东莨菪碱,以减少其唾液和支气管分泌物。(三.)体内过程1.起效快:氯胺酮脂溶性高,易透过血脑屏障,脑内浓度迅速增加;iv氯胺酮1min血药浓度达高峰;2.苏醒迅速:氯胺酮与血浆蛋白很少结合,迅速从脑再分布到其他血运丰富的组织;3.肝代谢:氯胺酮主要经肝微粒体酶转化为去甲氯胺酮,其代谢产物由肾排出;去甲氯胺酮也有药理活性,其麻醉效价约为氯胺酮的1/5-1/3,消除半衰期更长;

7、氯胺酮麻醉结束后仍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反复应用氯胺酮可加速药物的降解,产生耐药性;地西泮延迟氯胺酮的生物转化,使其作用时间延长。(四.)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1.临床应用:(1)单纯氯胺酮麻醉:主要适用于一般全麻难以施行的场所;(一般不需插管,吸O2即可).例:设备条件差:基层、野战医院;插管困难:小儿、烧伤病人。(2)复合麻醉的组成部分;氯胺酮是静脉复合或静吸复合麻醉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其镇痛作用特别强,起效特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