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分月扇舟蛾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

杨树分月扇舟蛾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

ID:10158833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1

杨树分月扇舟蛾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_第1页
杨树分月扇舟蛾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_第2页
杨树分月扇舟蛾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_第3页
杨树分月扇舟蛾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_第4页
杨树分月扇舟蛾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树分月扇舟蛾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杨树分月扇舟蛾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摘要:杨树是我国的主要树种之一,因其适应性强,树形高大,生长较快,而且成材率较高,所以在全国各地能够得以普及栽植。杨树的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病虫的危害,要时时注意杨树的生长情况,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侵害杨树的病虫害很多,本文主要针对杨分月扇舟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论述分析,为林业生产提供帮助和指导。关键词:分月扇舟蛾;杨树;生物防治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4.23.00701分月扇舟蛾的特点1.1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此害虫也叫银波天社蛾、

2、杨树天社蛾、杨叶夜蛾,是一种鳞翅目、舟蛾科的害虫,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杨树、柳树及白桦树等树种。杨树分月扇舟蛾是一种主要为害杨树叶片的害虫,在幼虫时期以杨树叶片为食源,而且此害虫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幼虫在生长过程中不断蚕食叶片,而且食量大,对于叶片的损害较为严重,一旦爆发,能在短时间内将大面积杨树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杨树的生长,很容易形成灾害,对林业生产造成影响。5杨分月扇舟蛾的生长也分卵、幼虫、成虫、蛹四个阶段,在上海、湖南等地一年能有6~7代,虫卵能在枝干上越冬,其中有些3龄虫在枯枝落叶中也能越过冬天,但死亡较高,多数暖冬天气利于其

3、安全越冬。第二年春季,随着气温转暖,一般在4月上旬就会开始孵化,基本上每月能繁殖一代,刚出生幼虫成群集结在叶片上蚕食叶肉,长到3龄后,后四处分散,对整个叶片进行啃食,随着长生食量加大,为害加重,白天常会移动上叶柄上,一个月后形成成虫羽化,交尾产卵后继续繁殖。成虫白天潜伏,夜晚活跃,有趋光性。产卵于叶背面,呈块状。四川地区一年发生6代,以3龄幼虫越冬,世代重叠。1~5代幼虫为5个龄期,越冬代幼虫则有6个龄期。1.2形态特征卵:半球形,淡绿色,直径0.6毫米,卵表有2条灰白色线纹。幼虫:体长35~40毫米,体纺锤形,背面黑褐色,两边黄色。背面有

4、红色瘤和白色小圆点。腹部第1和8节背面中央各有1个大形瘤,瘤上具黑色毛和4个馒头状毛瘤,前面2个大、杏黄色,后2个小、黑色。蛹:红褐色,长15~16毫米,近圆锥形。5初孵幼虫取食叶肉,3龄后的幼虫分散蚕食全叶,只留粗叶脉和叶柄;雌成虫体长为12~18毫米,翅展27~46毫米,雄成虫小。体灰褐色,头顶与胸背中央呈黑褐色。前翅深灰褐色,翅面有3条白色横线和褐色波浪形纹,顶角附近略带棕黄色,扇形斑模糊,红褐色,近前缘有个暗褐色圆形斑,斑中有1条灰白色线,后翅色淡,卵半球形,幼虫老熟时体长为38毫米左右,头部褐色,体暗褐色。前、中胸有4个红点,中、

5、后胸和腹部各节有对红色瘤突,腹部第一节有1个大黑色瘤状突起,第八节有4个黑色瘤状突起,其余各节为成对白色突起。2杨分月扇舟蛾的防治措施对于此害虫的防治,要采取综合防治方法,根据其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常用的有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手段。2.1选择高抗品种,加强管理一是选育抗病虫害品种,提高树种对于病虫害的抗性;二是通过加强管理,充足补充杨树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使树体有良好的生长状态,提高树体自身对病虫的抗力;三是进行混交栽植,避免树种单一,为害虫爆发提供条件。2.2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人工防治:密切关注杨树的生长

6、状态,及时发现虫害,在害虫产卵时期,把有卵附着的叶片摘除,同时采摘群栖初孵幼虫的叶片和虫苞,进行集中销毁处理,避免繁殖而扩大为害。5物理防治:由于害虫具有趋光性,可以在夜间采用黑光灯进行诱杀,减少成虫的数量,降低繁殖率。生物防治:这是一种最理想的防治方法,具有环保而且效果好的特点,同时能减少人力和费用。一是在每年的4月选择雨后的晴天,用白僵菌粉炮施用,但在施用时要注意用量、时间、方法,避免在养蚕区使用,同时施放人员也要做好保护,避免产生过敏反应;二是可以苏云金杆菌进行喷雾防治,效果也不错;三是对杜鹃、白头翁、黄鹂等这些食虫鸟类的保护,扩大这

7、些鸟类的繁殖,利用其食虫特性,达到防治目的。化学药剂防治:一是喷雾防治。对便于操作的幼龄林和苗圃地,在幼虫为害期喷洒25%灭幼脲I号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800~1200倍液,或2.5%敌杀死6000~8000倍液;二是树干注射防治。用树干注射机注射内吸传导性药剂,如40%氧化乐果、40%久效磷、5%吡虫啉高渗乳油,浓度1:2配制。也可用丁字钻在树干基部离地面20厘米左右的地方,用有刻度的一次性注射器,往打好的洞里注入农药”保林3号”,并用黄泥封口,在6月中旬注射,一年一次,防治效果可达到95%。参考文献[1]吕士行.黑杨派几

8、个新无性系造林立地条件的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01).5[2]李春堂.通化地区杨树造林几个问题的意见[J].吉林林业科技,1980,(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