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精品复习资料

外国教育史精品复习资料

ID:10161532

大小:89.69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6-12

外国教育史精品复习资料_第1页
外国教育史精品复习资料_第2页
外国教育史精品复习资料_第3页
外国教育史精品复习资料_第4页
外国教育史精品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国教育史精品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外国教育史一、古希腊的教育(一)古风时代1.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①教育目的:培养武士和绝对服从的公民。②教育制度:1)7岁以前主要是家庭教育;2)从7岁至18岁,儿童进国家的教育机构即军营接受教育;3)从18岁至20岁,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4)年满20岁的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服兵役;5)到30岁时,正式获得公民资格;③教育的主要内容:1)忍耐劳苦训练;2)军事体育训练;3)道德教育。④教育的特征:1)由国家控制;2)阶级性;3)目的是培养

2、战士;4)片面重视道德和军事教育,忽视知识文化的教育;5)教育方法是野蛮训练和鞭笞;6)重视女子教育;2.雅典教育:①教育的目:培养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②教育特点:1)不完全又国家控制;2)教育具有阶级性;3)教育培养的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4)不但重视体育教育,而且重要文化教育;5)教育方式温和;6)不重视女子教育。▲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比较(二)古典时代283.“智者”:(了解)又称诡辩家,是指一批收费传授辩论术和其他知识,并以此为职业的巡回老师。智者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学会从事政治活动的本领,即训练公民

3、和政治家。①思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②代表人物为普罗泰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无物存在”和“一切都是假的”).普罗狄克斯.安提丰.希比阿斯.克里底亚等。③贡献:1)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2)确立了教育内容和方式;3)培养政治家为教育目的,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4.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①美德即知识:1)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联系,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2)从“智德统一”的观点出发,苏提出“德行可

4、教”的主张,通过传记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完善道德的人。知识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3)评价:是近代教育性教学的雏形;打破贵族阶级的道德天赋理论,有进步意义;忽略了道德的其他方面。②“苏格拉底方法”:又被称为问答法、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讽刺、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步骤:1)讽刺: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通过巧妙的诘问是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观点的混乱和矛盾;2)助产: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或答案;3)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

5、物一般共性和本质;4)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事物的普遍概念。特点: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对方,而是通过探讨和提问的方式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得到结论。局限:1)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2)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3)谈话的对象是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不能机械搬用于幼年儿童。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柏拉图是古代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其主要教育活动为创办并主持学园,主要教育著作为《理想国》。①阿卡德米学园:(了解)柏拉图于公元前388年

6、创立的西方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共存在了九百多年。学园主要开设哲学、数学、音乐、天文等学科,实行教学和探索思辨相结合、讲授与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大量的人才。②“学习即回忆”:柏拉图所持的一种学习与认识的理论。他认为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知识,而是灵魂对已认识而遗忘的理念世界的回忆。人出生时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后,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通过接触感性事物,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知识。28③《理想国》:一部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为重要和伟大的教育著作之一。在

7、《理想国》里,柏拉图精心设计了一个他心目中理想的国家,并为这个理想国家的实现,提出了晚生的教育计划。1)教育目的: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促使灵魂转向。2)教育作用:理想国的建立和维持主要通过教育来实施。3)教育内容:七艺4)教育阶段:1.学前教育阶段;2.初等教育阶段;3.军人教育阶段;4.哲学家预备阶段;5.哲学家教育阶段5)评价:积极: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与政治相结合,高度评价教育在人塑造中的作用,重视体育训练,扩大教育科目,第一次提出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注意早期教育,强调男女平等

8、,身心协调发展消极:过于强调一致性,忽视个性发展,拒绝改变。6.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①吕克昂:亚里士多德创办的哲学学校①灵魂论:1)认为要按三个方面来规定灵魂,即营养的灵魂(植物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2)人在发展过程中,身体、情感和理智应有一个发展顺序。儿童是身体先发育,然后才有本能、感觉、情感。进而才出现思维、理解和判断。因此,对儿童应实施体育到德育再到智育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3)意义:1.说明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