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ID:10163124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2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_第1页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_第2页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_第3页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_第4页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摘要:小学是学业的启蒙阶段,正处于培养纪律性,树立道德规范,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关键词:培养;养成;习惯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288-01小学是学业的启蒙阶段,正处于培养纪律性,树立道德规范,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但大多数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特别溺爱的同时,家长也给予了过高的期望。因此在这个阶段应该格外重视学生当中出现的各种不良表现,以及使用适当

2、的方式给予纠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可见习惯是如何重要,学生一旦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在学习中,在生活中,甚至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都很难让他人接受,从而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一、小学生中的常见问题5小学阶段是良好品德行为的养成阶段,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小的过错行为。一是学习上表现为:课堂上不专心,做小动作,故意捣乱,不完成作业,书写潦草等。二是思想上表现为:打架吵闹,欺负同学,搬弄是非,撒谎等。学生的过错行为是

3、由于一些不良外部条件的影响通过学生内部的心理活动而产生的,所以我们不仅要从客观方面找原因,也要从主观方面找原因。从外部的客观原因来看,主要是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尤其是家庭,它是社会的细胞,父母又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不正确必然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例如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无形中就给小孩沾染了坏作风;父母的打骂、溺爱使孩子产生畸形性格等。在学校教育方面,“分数”仍然是师生的命根,这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从内部的主观原因来看,首先道德认识上肤浅片面、无知。例如对于“尊敬师长”的要求,学生就可能认

4、为对自己班的老师或者自己的父母才尊重,而对于其他班的老师或社会上的长者则不尊重;其次意志力薄弱,自制力不强,缺乏抵抗诱惑的能力。例如学生明明知道不完成作业是不对的,但因为电视好看,而控制不了自己,结果没有完成作业等等。二、小学生存在问题的纠正方法5无论哪个班级,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以上所说的这些问题。虽然问题的内容不同,但是影响极其不好,后果也很严重。老师应该时时关注,高度重视,及时纠正。往往就因为那几个学生,班级整体荣誉差,有时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能力失去了信心。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学生决不是生性愚

5、顽,不可救药。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是完全可以矫正过来的。在教化过程中,应当细致考虑到他们各自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1、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现在的小学生,在家里当惯了“小皇帝”、“小公主”,处处以自己为大,缺乏集体观念。在班集体中,自己看不起别人的同时更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喜欢受到表扬,但一受到批评的时候,他们往往不会从自身寻找原因,而认为教师有偏心,同学厌弃自己。由此,他们会对教师抱着沉默、躲避、怨恨等态度,不肯接受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要注意情感的培养,亲近他们,真诚地关心他们,用感

6、人的事例和深刻的道理教育他们,入情入理才能入心,使他们听得进,记得住,想得深,改得快。2、保护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培养集体荣誉感5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克服缺点,努力上进的动力。教师如果无视他们的自尊心,一味批评,指责。他们就容易表现出“破罐破摔”的态度和对立的情绪,因此,矫正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一定要重视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应设法给予他们自信,谅解他们的过错,信任他们能改正过来,从根本上改变师生关系。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对老师不抱有信任感,那么无论你怎么做,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要

7、让他们感到老师理解他,与他们有共同的感受,也可以直接向这些学生说明“过去的事情就算了,好坏看今后的表现”。但要真正取得效果,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毕竟这是一项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教师也应该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在活动中启发他们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自己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集体的荣誉,促使他们珍惜集体的荣誉,鞭策他们管住自己,抑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3、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既要注意他们的一般特点,又要针对他们的个别差异,有的

8、放矢地进行教育,不能一锅煮,一刀切,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为了因材施教,教师必须经常接近这些学生,和他们交朋友,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家庭和个人一贯表现等各方面的情况,细致分析他们的个性特点,选择有效地教育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这样,才能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促使其品德向好的方面转化。5总之,为了教育好学生,我们应该在各个方面,采用适合小学阶段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努力营造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