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五法”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五法”

ID:10165292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2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五法”_第1页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五法”_第2页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五法”_第3页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五法”_第4页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五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五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五法”【摘要】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本文从“理解题目、检查预习、课文插图、分层设问、抓关键词句”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关键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五法我们在观摩各种场合的阅读课时,常常发现一堂课中有许多出彩的闪光点,但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一块却通常是虚晃一枪。《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感悟首先应该是整体的领悟,迅速、准确地把握整体也是一项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它直接影响着阅读活动的质量。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呢?笔者结

2、合实际课堂教学总结了五种方法:一、从理解题目入手6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文章的题目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对优美语言的感悟。例如苏教版第七册《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读题后说说从题目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发现课文写的是徐悲鸿励志学画的事。在这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从题目中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很快提出: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他是怎样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恰是走进文本的重点。顺着这搭起的文本平台读书,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形象自然而然地呈现

3、在学生面前,学生也养成了读书先理解题目的好习惯。二、从检查预习入手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基础也就不同,因此,预习后进行检查交流十分必要,学生能相互取长补短,并在教师点拨下去粗取精,在倾听中接受知识――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与此同时,教师也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在生成中调控整合教学预设方案,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独特体验。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在检查预习时老师先让学生交流: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爬山虎是一种植物,它会爬墙;有的说爬山虎叶子颜色是绿的,爬在墙上,叶头一顺儿朝下,很好看;有的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有叶柄的地方,样子像蜗

4、牛的触角……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对课文内容作了小结。学生也在交流中感悟到了课文大致从哪些方面写爬山虎的。三、从课文插图入手6课文插图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固然优美,包含的内容也博大精深,但课文中的插图直观、形象、生动、美不胜收。教学中解读插图,理解图意,并将它转化为教学资源,整合课文内容的语言文字,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好方法。例《鸟的天堂》一文中有两幅插图,在读文之前就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观察到的情况,再运用比较,议议两幅图的异同,学生很快能在观察中感受到两幅图画的都是榕树:前图是近的榕树,体现的是部分的枝干与根;后图是榕树远景,构画了大而绿

5、茂,鸟儿畅飞栖息的榕树。然后读读课文,说说你从课文的描述与图的展示发现了什么。这样,学生一下子就能感受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时间不同,看到的景况也不同。又如《2008,北京!》这篇课文配有三幅庆祝插图,上课伊始,可以让学生认真研究这三幅图,根据插图提问,根据插图想象,根据插图说话,根据插图表演。让学生问问、想想、说说、演演,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随后抓住课文中“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这句话来学习,从而让学生感受我们申奥成功后的喜悦心情。同时抓住语言文字来体会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说一说人们的兴奋之情。并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词语进行说话和积累,如:灯火辉煌、人

6、山人海欢声雷动、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歌笑语等等。这样的解图读文,不失为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好方法。四、从设计问题入手6低年级段的小学生,心理特征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具体性、无意性,尚不具备抽象性。那么,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要不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呢?答案是肯定的。根据低年级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中可以采用“分层设问”的方法,降低整体感知的难度。即把课文分成几个层次。每一层次都在学生了解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设计有思考价值,又有足够覆盖面的话题,从而捕捉“从整体入手”的切入点。每一次提问,教师根据教材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随即向他们提示阅读的范围,为学

7、生的思维拓宽通道。这样的提问和提示可避免低段阅读教学的逐段逐句的“繁琐分析”。五、从关键词句入手《语文课程标准》在中段的阅读教学中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同样,对课文的整体感悟,也可引导学生从关键部分入手(即从一个自然段,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入手),前后联系,上下贯通而把握全文。1、抓关键词6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浙江教师蒋军晶执教的《月光曲》一课,采用抓关键词的方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教学第一环节,蒋老师先让学生听写了几个词语,这几个词语中包含了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在检查中特别强调了“蜡

8、”与“烛”不同的偏旁,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