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宾县县志》人物传部分赏析

民国《宾县县志》人物传部分赏析

ID:10166247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2

民国《宾县县志》人物传部分赏析_第1页
民国《宾县县志》人物传部分赏析_第2页
民国《宾县县志》人物传部分赏析_第3页
民国《宾县县志》人物传部分赏析_第4页
民国《宾县县志》人物传部分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国《宾县县志》人物传部分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民国《宾县县志》人物传部分赏析闲暇,翻阅了民国《宾县县志》之《人物传》,读后令我拍案叫绝,之所以叫绝,是因为我从阅读中得到了美的享受。美的东西,如果不与人分享,未免太自私了吧。那么,还是将民国《宾县县志》之《人物传》的部分传记,展示给读者朋友吧!民国《宾县县志・人物传》:“王氏女幼字满家店屯,某于归月余,克尽妇道。一日家人赴其邻吊丧,属女门焉。有恶少侦知,�垣逼辱,女竭死撑拒,恶少竟�之死。闻女死后手犹握刀,颜色如生。呜呼!可谓烈矣。”该传记最令我难忘的是“闻女死后手犹坚握刀,颜色如生”这句描写,把一个少女誓死守贞的情感

2、凸显无余。这属肖像描写,肖像描写又称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即容貌、衣饰、神情、姿态等方面的描写。人物的品质性格能够在独特的肖像上得到体现,二轮修志人物传的撰写自然少不了这一方式。但要注意的是,人物的肖像描写,无论是简笔素描,还是浓墨重彩,都必须抓住特征。要给人以动感,给人以想象。老舍说:“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不可泛泛的由帽子一直形容到鞋底,没有用的东西往往是人物的累赘。”老舍的这句话虽然是对文艺创作而言,但对我们方志人物传的撰写也颇具启发意义。5民国《宾县县志・人物传》:“郑鲁氏,年五十八

3、岁,故儒鲁尊荣女。年十五岁,父母爱如掌珠。闻城东郑希江之子钧而闲之字焉,无何氏及笄,夫年十有九,亲迎有日矣。未及期而夫卒。氏闻知之泫然曰:‘夫死改聘,情之薄也,名份既定,义不他逝。’即欲�经哭临,一展拜其夫之灵。氏父母严禁之不可。乃谋以女归郑,郑难之。盖以氏青年,未必能守女子之贞也。往返三四,迄无成议。氏知之,乃亲诣郑,跪而请曰:‘翁我则郑氏妇也,不然则以死继之’5。伏地哀鸣,辗转不起。郑无术可以遣之,继察其诚,遂备彩与以迎,抱雄鸡成礼焉。斯时也鹊巢独占鸳帐,谁依角枕锦衾销魂作嫁,真人生一最痛苦事也,而氏也处之夷然,下堂

4、操作,如新妇事翁姑以孝。闻越六载,乃以夫弟琳之子文华嗣焉。民国十四年请旌人以守女子之贞也。迄今犹称之为贤良女云。”其中的语言描写:“夫死改聘,情之薄也,名分既定,义不他逝”;“翁我则郑氏妇也,不然则必死继之”。可以说是言简意赅,传主郑鲁氏嫁到郑家的情真意切,昭然若揭。语言描写是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材料,因此语言描写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古人说:”言为心声”。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描摹人物的语态,反映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的性格。二轮修志人物传的撰文,虽然与文学艺术创作不能等同,但是,在使用

5、语言描写时,也应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每个人物的话,都符合其身份、年龄、教养、气质,习惯、爱好和心理状态,以及他所处特定环境。民国《宾县县志・人物传》:“孟昭森农人也,年五十六岁,因父病危甚,医药罔效。情急不知所为,乃跪祈神前,割股肉一脔奉父,父竞愈。”一个动词“割”,便将孟昭森对父亲的孝敬彰显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是用词十分的贴切。这属人物描写中的行动描写,人物的行动,往往是他的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现,人是有思想、有行动的活生生的人,如果忽视对人物行动的描写,不仅难以使人物的思想性格得到充分表现,而且也不容易使人物形象鲜明生

6、动地站起来。人物的动作描写还有它自己不同的细节。比如有个别动作、惯穿动作、情绪动作、反常动作、综合动作等等。这些动作,都是同人物的处境、性格相关连的。上述所云,在二轮修志人物传撰写过程中,是我们作为责任编辑都应该充分考虑并加以“扬弃地吸收”的。民国《宾县县志・人物传》:“张于氏张广茂妻,十九岁于归,伉俪甚笃。年二十三无出。民国十四年秋七月十三日,突来匪数人,枪毙其夫,欲辱之。妇曰:‘夫尸狼籍,虽刀锯相加不能从也。请舁夫至东厢以礼奠之,当相从。’匪允之,群移其夫尸,不知氏之绐也。乃乘间出尖刀自颈。匪救之无及,乃火其庐而去。

7、邻人怜之为醵金葬焉。5赞曰处危急患之间,而能谈笑却敌,不辱其身以死,其烈可及,其智不可及也。语云慷慨殉节易,从容就义难。氏则合慷慨从容而两得其道也。呜呼!可以慰先夫矣。”该传记在叙述描写之后转入议论时,是水到渠成,自然天成,如行云流水一般而且议论得比较精准。此种用议论抒情来对传主进行评价,对二轮修志人物传撰写之评价人物,有什么启迪呢?其抒情一般要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写。即要借助于形象思维;另外,遵循“从个性中抽取共性”这一“动笔准则”,“处危急患之间,而能谈笑却敌,”这句话就是抽出的共性。民国《宾县县志・人物传》:

8、5“曹万源,现年三十八岁,父景海,母徐。同胞四。长万成,次万山,次万林,万源其季也。妻张生子女各一,幼业农,孝悌称乡里。民国二年九月,父病侵寻,万源夫妇侍病榻前,迭称诸兄嫂来代,终不肯离膝前一步。昼夜侍奉汤药,衣不解带者,累月矣,迨父故,哀毁如礼。欲庐墓。母不可,乃体母心在家设牌以祀,其妻张因久侍翁病,积劳成病继以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