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黄龙病的田间诊断与防控

柑桔黄龙病的田间诊断与防控

ID:10167351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6-12

柑桔黄龙病的田间诊断与防控_第1页
柑桔黄龙病的田间诊断与防控_第2页
柑桔黄龙病的田间诊断与防控_第3页
柑桔黄龙病的田间诊断与防控_第4页
柑桔黄龙病的田间诊断与防控_第5页
资源描述:

《柑桔黄龙病的田间诊断与防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柑桔黄龙病的田间诊断与防控[摘要]柑桔黄龙病是我国柑桔产区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柑桔生长的整个季节均可发病。本文主要讲述柑桔黄龙病的田间诊断与防控。[关键词]柑桔黄龙病防控田间诊断[中图分类号]S436.66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6-0060-02一、病原柑桔黄龙病是由一种称为韧皮部杆菌引起的细菌病害。该细菌寄生在柑桔韧皮部筛管细胞内,为革兰氏阴性细菌,黄龙病的病原很可能是一种BLO,壁膜构造与革兰氏阴性细菌十分相似,对四环素族抗生素敏感。法国L.M.Bove称这种BLO为筛传播媒介管专业细菌,他从印度和南非的材料分离出两个菌原,即亚洲菌系和非洲

2、菌系。病原物寄生在柑桔韧皮部筛管细胞内,呈革兰氏阴性反应。故病原物对四环素族抗菌素及青霉系敏感,病接穗用1000ppm四环素或青霉素浸泡2小时质嫁接,培育出来的苗木全部或大多数不显症状。病原物对热的抗性较弱,病苗49℃湿热空气处理50分钟,有抑制病状表现的效果。二、传播媒介9病原可以通过嫁接传染和人为的远程传播,但不能通过汁液摩擦和土壤传换。田间自然传播媒介为柑桔木虱,柑桔木虱一年七个世代,以成虫越冬为主。喜通风透光、干燥的环境,在幼龄柑园较多。3龄以上的若虫及成虫均能传播该病原物。木虱一次吸毒便能终身传毒。病原体在木虱体内的循回期约20天至一个月,最短为2天。1-3头虫就可以有效地传病。高

3、龄若虫或成虫获得BLO后,能终身携带并传播。该病原只限于侵染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植物,在室内通过菟丝子传递侵染长春花。三、田间诊断病树初期典型症状是在浓绿的树冠中出现1-2条或多条枝梢的叶片发黄。这种黄化的枝梢有两种症状类型,一种是全张叶片均匀黄化,另一种是叶片一块黄一块绿,黄绿相间,称为斑驳型。这两种类型的叶片的共同特点是叶质硬化,缺乏光泽。在黄梢下部的老叶仍是正常绿色。但因发病时期不同,病叶的症状也稍有差异。如果叶片症状是斑驳型且叶片较硬,则基本可以确诊是黄龙病树了。9典型特点:1.浓绿的树冠中出现1-2条或多条枝梢的叶片发黄;2.叶片不规则斑驳,就是黄龙病典型症状,一株树发现有不规则斑

4、驳型叶片,就是黄龙病。叶片斑驳状黄化在不同品种的不同部位及不同时期都可发生。其症状表现为:叶片转绿后,叶脉及叶片的基部变黄,不能完全正常转绿,主脉略肿大,主、侧都变黄,叶脉间的叶肉出现无规则的黄绿斑,使叶片呈现出黄绿相间的斑驳状。具体还可结合其它症状识别:1.病树当年新发出来的春梢能够正常转绿色,但随着春梢老熟,叶片则绿色渐渐褪去而转黄,且发黄枝梢数目也较多。病树当年发出来的夏梢和秋梢,其叶片就不能正常转绿,逐渐从淡黄转变成黄色,发病梢数目也较春梢少。2.第二年病梢出现较早,且短而弱,病叶细小狭长,叶质硬化,主侧脉绿色,其余叶肉部分为淡黄色或黄色,与缺锌症状相似。这时树冠其它部位的新梢又上而

5、下陆续出现全张黄化或黄绿相间症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发黄的病梢日益增多,叶片脱落,加上根部腐烂,病树生长逐渐衰弱,早期发病的枝梢逐渐干枯,随后病株便逐渐枯死。3.病树早开花,花瓣较短小,肥厚,淡黄色。有的柱头常弯曲外露,小枝上花朵往往多个聚集成团,这种现象农民称为“打花球”。这些花最后几乎全部脱落,仅有极少数能结果。病果,畸形,果皮变软,无光泽,味淡,着色不均匀,有的品种的果蒂附近变橙红色,而其余部分仍为青绿色,称为“红鼻子果”。94.无论是一株树或是一条梢,黄龙病都是从最顶部的叶片开始发病,然后向下蔓延。而且叶片变硬。即使加强管理后,症状也不会消退。生理性病害一般是从树冠下部开始发生,

6、然后向上蔓延,病叶柔软,不会变硬。加强水肥管理后,症状就会逐渐消退。5.排除法:排除虫害、裙腐,烂根、天牛、缺素等,鉴别时,要仔细检查病树的主干、根颈部及叶片黄化的枝条是否被害虫蛀食,是否发生了上述的病害,然后再进行确定。另一种是斑驳状黄化:这种类型的症状与缺锌、缺锰(有规律斑驳)等生理性病害极为相似,较难识别,很容易造成误认为是非传染性的柑桔黄龙病(不规则斑驳)的结果。缺素症黄化:对于缺“素”型的柑桔从生理病害上看,在每次施促梢肥、壮梢肥时,加入相关缺少的元素肥料,如缺少镁、锌、锰、铁等微量元素,可分别在有机肥或复合肥中加入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锰、硫酸亚铁等(小树50-100克/株,大树1

7、00-150克/株),并拌搅均匀,在树冠外缘滴水处向内开(宽30-40厘米,深25-30厘米,若结合翻地施肥改土,宜深至15厘米以上)环状沟,然后把肥料施下,与表土拌均匀后,然后盖回表土,或在新梢嫩叶开始转绿后兑水淋施,结合浓度为0.1%-0.2%溶液喷施叶片正反面2-3次,每次相隔7-10天。新梢叶片转绿后,缺“素”型生理病害都基本能矫正,除老叶外,新叶均叶色浓绿,有光泽,不再出现缺“素”症状。但对已感染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