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应用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ID:10169324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2

应用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1页
应用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2页
应用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3页
应用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4页
应用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应用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应用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所医治小儿鼾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在鼻内镜下实施腺样体刮除术,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腺样体刮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经临床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3.3%,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结果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儿术中止血速度优于对照组

2、,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小儿鼾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腺样体刮除术;小儿鼾症;临床效果8小儿鼾症中较为常见的是上气道阻塞不完全,而引起的打鼾、呼吸异常等运动,腺样体肥大是小儿鼾症中的常见病因,如患儿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将会严重影响其发育。因此,必须对小儿鼾症进行治疗,目前腺样体刮除术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为了能够更好地研究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本文将选取我院所医治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所医治小儿鼾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

3、按其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患儿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在3-12岁之间,平均年龄(7.5±2.5)岁;对照组患儿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在4-13岁之间,平均年龄(8.5±2.9)岁。60例患儿的患病时间较长的16个月,较短的3个月,平均病程(6.5±1.4)个月。所有患儿就诊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打鼾,其中,张口呼吸患儿16例,睡眠过程中存在憋气现象患儿20例,俯卧位睡眠患儿14例,膝卧位睡眠患儿10例;早晨起床出现头晕、头疼患儿15例,其余均为明显症状。所有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比较。1.2临床诊断

4、标准(1)所有患儿均为鼾症患儿;(2)所有患儿都存在腺样体肥大现象;(3)排除药物过敏史患儿。1.3治疗方法1.3.1观察组8将患儿全麻,麻醉成功后让患儿仰卧在手术台上,然后将患儿头部调整在最佳位置,借助相应设备将患儿口腔固定,在患儿口咽部位较为明显的情况下,对扁桃体患儿进行较为常规的扁桃体剥离术,手术后对创伤部位进行止血,止血方法可为纱布压迫止血。借助肾上腺素盐水,将棉片湿润,然后将其放置患儿鼻腔黏膜处,借助儿童常用导尿管,插入患儿鼻腔,当导尿管经过鼻咽后,再将导尿管引出,引出后拉紧固定,以便起到上提软腭的效果,使鼻咽通道充分暴露。将鼻内镜插入,对鼻咽部位进行充分、全面的检查,确定腺样体

5、肿大程度,利用鼻内镜自身效果,将刮匙套入,利用从上往下的方法进行刮除,此刮除过程中需格外注意的是:需要对患儿咽口、鼻中隔等部位进行保护,以便避免鼻咽处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后利用纱布进行压迫止血,止血结束后可借助海绵填塞患儿鼻咽,经相关检查确定无任何出血现象后,则说明此手术结束。患儿手术后24小时对患儿鼻咽进行观察,如果不存在出血现象,将鼻咽处海绵取出,借助抗生素对感染部位进行预防,从而减轻患儿鼻咽黏膜反应。1.3.2对照组将患儿全麻,处于仰卧位,从患儿口腔处放入腺样体刮匙,手术者推动其平稳刮下,一般情况下,可分3次全部刮净,手术后对创伤处进行压迫止血,然后检查患儿是否存在出血现象,如不存在

6、该现象,则说明手术结束。1.4观察项目和指标8(1)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结果,判定标准为:显效:患儿打鼾消失,睡眠过程中无张口呼吸现象;有效:患儿打鼾症状明显改善,睡眠过程中打鼾轻微;无效:患儿打鼾症状无任何改善,且逐渐加重;(2)观察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和术中止血速度。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结果上的对比经临床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3.3%,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

7、义。结果见表1。表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结果上的对比(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对照组P3030208108152593.3%(28/30)83.3%(25/30)<0.052.2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止血速度上的对比经临床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29.35±4.98,对照组患儿手术时间19.26±5.69,两组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