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ID:10169375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2

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_第1页
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_第2页
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_第3页
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_第4页
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摘要】古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精妙绝伦的墨宝遗迹,其中又以诗词歌赋最具代表性。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大量诗词,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领略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通过优美的文字更能起到陶冶情操、提升语言水平的目的。但由于诗歌不同于现代白话文,教学的方式自然也不能按图索骥。【关键词】诗词;意见;理解【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30-015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而作为浓缩了文化精华的代表――诗词更是备受关注,民间一直就有“唐诗宋词”的说法,可

2、见人们对于诗词文化的推崇。事实上,中国诗词的发展并不是仅限于唐、宋两代,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约五百多年的诗词歌赋,而随着近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体诗更是出现了许多经典代表作。就初中诗词学习而言,由于当前教材上所选取的部分古典诗歌的写作时间与学生的时代间隔较远,且传统古诗词教学多采用“字词句段篇”的剥竹笋形式,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将侧重点放到字、词、名的解释及用法上,很难从整体意境上来理解诗歌的美感,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对于诗词内容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实践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以期寻找

3、到合理途径。一、背景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写作背景,诗歌也如此。很多诗歌写作背景往往是诗人经历的一些情感变化,或悲壮宏伟,或凄婉缠绵。这种情感变化经历又往往联系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将这些背景挖掘出来,作为课程教学导入内容,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其创作背景就很能吸引学生。李清照从小在具有良好文化氛围的家庭中长大,十八岁时嫁给赵明诚,可叹婚后两天,赵明诚即被调配到遥远的地方,留下李清照一人空守寂寞。李清照正是在这种寂寞难眠中黯然神伤,并移情于物,终情动于衷而发于言,写就了《醉花阴》。李清照的这些背景故事深深吸引学生,激发了学生对《醉花阴》

4、的学习兴趣。二、从“诗眼”入手鉴赏,把握诗歌情感5这里所说的“诗眼”,即诗词中最能显现诗词全部情感价值和内涵的词语或句子,是诗词之关键,也是鉴赏诗词的人口。抓住“诗眼”展开赏析,能很快把握诗之内涵与情感。比如崔颢的《黄鹤楼》,全诗都紧紧围绕着一个“空”字展开,因此它就是这首诗的“诗眼”,引导学生鉴赏此诗时,就要引导学生从“空”字出发,认真体会每一句诗的内涵。诗的首联讲的是楼空,颔联讲的是天空,颈联讲的是洲空,尾联则讲家空。每联都讲“空”,四个“空”相互联结,构建出了全诗的情感和意境,把作者感伤的、惆怅的、空虚的心境写了出来。可见,教学中抓住诗眼,也就很容易地使学生把握诗歌情感。

5、三、以朗读促理解,读中领略诗境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优秀经典的作品,都需要读才能真正体会其要旨,诗词尤其如此。诗词的内涵只有在读中才能准确把握。如何读呢?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但为避免读得乏味,最好多种方式结合起来读,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独立读、轮流读、角色读等各种方式都应据实际而结合起来使用。最好的方式是利用媒体设备配乐朗读。配乐朗读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通过音乐的伴随而激发学生对情绪,形成对理解诗歌有利的情绪氛围。比如,在学习《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引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配《高山流水》这首乐曲,乐曲中展现的意境正与诗中繁华似锦的氛围对应,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情感

6、激发出来,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入情入境。四、引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5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歌的一大特点就是篇幅较短、字数较少。因此,作者在诗词的创作过程中选字用词时往往会慎之又慎,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来形容也不为过,这就要求大家在诗词学习的过程中要逐字分析、深刻理解,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炼词炼字之妙境。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的一个“绿”字,按现代语意来讲属于表示色彩的形容词,但在这里却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同时,从修辞上来讲这个绿字还是一种“通感”的用法,风一般只能让人从听觉和感觉上辨别出来,但在这里却

7、作为一种视觉上的感受表述出来,真正起到了传神、形象的作用,不禁让人拍案叫绝。事实上,只有抓住关键的字词,才能从意境上更加准确地鉴赏全文。同时,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中的关键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对后续语文知识的学习是非常有好处的。五、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美感从字、词、句上对诗词进行分析只是局部上的学习,而整个篇幅下来对诗词的理解就涉及意境的体会,也就是对诗词美感的把握。具体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把握诗词的美感。(一)体会语言美。与其他文体相比,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