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南部双辽断陷登娄库组底界划分探讨

松辽盆地南部双辽断陷登娄库组底界划分探讨

ID:10170208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2

松辽盆地南部双辽断陷登娄库组底界划分探讨_第1页
松辽盆地南部双辽断陷登娄库组底界划分探讨_第2页
松辽盆地南部双辽断陷登娄库组底界划分探讨_第3页
松辽盆地南部双辽断陷登娄库组底界划分探讨_第4页
松辽盆地南部双辽断陷登娄库组底界划分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松辽盆地南部双辽断陷登娄库组底界划分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松辽盆地南部双辽断陷登娄库组底界划分探讨[摘要]松辽盆地T4界面为区域性不整合面,是区域地层对比的明显标志,而双辽断陷该界面的不整合特征并不明显,为该断陷的地层对比划分带来一定难度,前人把T4界面划在一强振幅、高连续的地震同相轴上,使该断陷的沉积特征与区域沉积特征存在矛盾。本次通过古生物资料分析,把传统的界限下移,这样就打破了前人认为该区登娄库组地层只发育有紫红色泥岩这一认识,该区登娄库组地层同样存在有暗色泥岩,与区域上的登娄库组地层的特征一致。这一研究成果为松辽盆地南部深部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古植被与古气候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拓宽了油气勘探领域。[

2、关键词]双辽断陷;登娄库组;孢粉;下白垩统中图分类号:Q944.5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016-016双辽断陷勘探面积1200平方公里,是吉林油田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该区深部探井揭示的地层自下而上为:上侏罗统火石岭组,下白垩统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松辽盆地T4界面为区域性不整合面,是区域地层对比的明显标志,双辽断陷北部的梨树、德惠断陷T4界面上下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特征明显[1-3]。而双辽断陷该界面的不整合特征并不明显,为该断陷的地层对比划分带来一定难度,这一研究成果为松辽盆地南部

3、深部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古植被与古气候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拓宽了油气勘探领域。1问题提出松辽盆地南部登娄库组地层标准剖面井为松基2井,由于松基2井未钻穿登娄库组地层,所以选择松辽盆地北部的松基6井作为辅助剖面。当时把登娄库组地层划分为四段,四段的岩性特征如下[2]:登一段:主要由杂色砂砾岩组成,上部夹灰白色砂岩和灰黑、红色泥质岩,厚度119-220m。该段突出特点是岩性粗,颜色杂,成分杂。登二段:灰黑、灰绿色及紫红色泥质岩与灰白色厚层细砂岩呈不等厚互层,层内夹少量泥灰岩和凝灰岩,含少量石膏细脉。泥质岩不纯,常含不等量砂质。本段的显著特点是岩性细,暗色

4、泥质岩发育。登三段:由灰白、灰绿色块状细-中砂岩与灰黑、灰褐及暗紫红色泥质岩呈略等厚互层,组成小幅度正韵律层,局部夹薄煤层,一般上、下部砂岩极发育,中部泥质岩夹层较多。6登四段:为灰白、灰绿及少量紫灰色厚层状细砂岩与褐红、灰褐色泥质岩组成不等厚互层,见薄层凝灰岩,下部70m左右以泥质岩为主,夹10cm左右砂岩,厚166m,为过渡岩性段。按照登娄库组建组剖面的初始定义,登一段和登二段见有暗色泥岩,登三段和登四段见有紫红色泥岩。2孢粉组合特征本区白垩系地层孢粉化石发育,其中双9井孢粉化石最为丰富,本文以双9井为代表介绍双辽断陷孢粉组合特征。自下而上现分别描

5、述如下:2.1无突肋纹孢(Cicatricosisporites)―双束松粉(Pinuspollenites)组合双9井井段(1656~2215m)孢粉组合特征:①组合中蕨类孢子(30.7~73.3%)的百分含量常高于裸子类花粉百分含量(25.7~68.3%),被子类花粉(0~1.3%)和藻类(0~6.3%)仅零星见到。②蕨类孢子中百分含量最高的是Cicatricosisporites(11.8~28.2%),其次是Cyathidites(2.7~26.5%),含量较高的还有Concavissimisporites(0~11.8%),重要的类型有Pil

6、osisporites、Lygodiumsporites、Appendicisporites、Foraminisporis、Triporoletes、Schizosporis、Lygodioisporites、Aequitriradites、Schizaeoisporites、Densoisporites、Polycingulatisporites和Leptolepidites等。6③裸子类花粉中新型双囊粉类百分含量很高,主要见有Pinuspollenites(5.7~26.6%)、Abietineaepollenites(3.8~17.9%)和Pod

7、ocarpidites(4.6~7.6%)等,古松柏类花粉含量相对较低,重要类型见有Classopollis和Jiaohepollis等,但属于零星见及。④出现了零星的被子类花粉:Polyporites(0~0.9%)和Retitricolpites(0~1.3%)等。2.2古松柏粉(Paleoconiferus)―双束松粉(Pinuspollenites)组合双9井井段(2258―3673m)组合特征①组合中裸子类花粉的百分含量占绝对优势(67.9~95.3%),蕨类孢子的百分含量较低(0~32.1%),个别样品中见有一定量的藻类化石(0~12.9%

8、),没有见到被子类花粉。②蕨类孢子中百分含量最高的是Cyathidite(0~11.8%),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