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房山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ID:10171739

大小:2.78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6-12

北京市房山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北京市房山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北京市房山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北京市房山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北京市房山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房山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房山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终结性检测试卷九年级语文友情提示1.本试卷共10页,五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一、基础·运用(共18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3)题。(共7分)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那场艰辛而伟大的战略转移,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千古不朽的诗篇,《七律·长征》就是其中的作品之一。请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

2、,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壮志豪情,写下了这首诗。下面四幅作品中,哪一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请你挑选出来,并结合书体特点说明你选择的理由。(3分)【A】【B】【C】【D】14你选择:幅书体:理由:(2)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是全诗的总纲,“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间之长;“难”是写长征困难之多,经历之苦,牺牲之大;“不怕”“只等闲”,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B.颔联承接“千山”一句。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

3、言水势浩大。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它们在红军眼中就如翻腾着的细浪,小小的泥丸一般。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C.颈联运用对偶的修辞,写出红军对水的征服,表现出红军的机智、勇敢、顽强。作者借“水拍云崖”的温暖,表达出红军从容渡过金沙江后愉悦欢快的心情。作者借“桥横铁索”的寒冷,展现出一幅红军飞夺泸定桥,惊心动魄激烈战斗的场面。D.尾联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两字,表现了红军战士面对极其艰苦的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

4、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突显。(3)自从学习了六书造字法,月月便对字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阅读上面这首诗后,她眼前一亮,谜自心中来。下面是她字谜的谜面,请你依据汉字形体结构特点和造字法知识猜一猜,谜底指的是诗中的哪两个字并将答案用正楷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谜面:雨落横山,岁到除夕谜底:2.某校组织“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的大讨论,下面是某位同学的发言稿,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共7分)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甲,金沙江水、赤水河浪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的人间神话。八十年前,先辈用他

5、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乙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màn()长的征程,丙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发扬去传承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1)文中加点字注音、书写、笔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号召(zhào)慢长“量”的第十笔是“―”B.号召(zhào)漫长“量”的第十笔是“︱”C.号召(zhāo)慢长“量”的第十笔是“―”D.号召(zhāo)漫长“量”的第十笔是“︱”(2)语段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你找出来写在下面。(1分)答:14(3)在甲处仿写一个句子

6、,使内容前后连贯、流畅。(2分)仿写:(4)在乙、丙处填上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是……而是……B.不但……而且……C.既……又……D.不是……就是……3.古诗文默写。(共4分)长征是人类活动史上的一座丰碑。在长征中,如果没有毛泽东力挽狂澜的雄心伟力,维护党和红军团结的无私无畏气魄,运筹帷幄的高超指挥艺术;就没有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面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及遇到的重重危机,是他“,”。(填写《出师表》中的名句)在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用兵如神,率领红军四渡赤水,使党和红军绝处逢生;是他指点江山,在长征胜利之际,于陕北高

7、原上吟出了“俱往矣,,”的千古绝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前赴后继,再谱新篇。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第4-7题。【材料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材料二】天祥至潮阳①,见弘范②,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③。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