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案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案

ID:10172091

大小: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2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案_第1页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案_第2页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案_第3页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案_第4页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记住战国前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商鞅变法开始时间及其主要内容;知道都江堰水利工程。2.过程与方法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和给秦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从历史图像和历史文物中提取有用信息以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对商鞅进行评价;认识重大人物在进程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2)通过学习江堰水利工程的建造,对李冰进行评价;认识重江堰水利工程对成都平原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教学重点】重点: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2.都江堰的作用【教

2、学难点】1.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2.都江堰的构造和作用【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商鞅变法、江堰水利工程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关于徙木立信的图片。见第2张PPT。教师讲述:关于徙木立信的故事,提问商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见第3张PPT。学生讨论:通过使人搬动木头而树立威信,即通过某种手段树立典型,而使公众信服。过渡:使公众信服以后开始变法。大家开始学习商鞅变法

3、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个板块:商鞅变法都江堰的修建秦国的强大第一篇章:商鞅变法教师讲述: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那些变呢?见第6张PPT。课件展示:各国变法的图片,见第7张PPT。教师补充:战国时期的变法有:燕--乐毅改革:魏--李悝变法;楚--吴起变法;秦--商鞅变法等等。那为什么这是各国要变法呢?学生讨论:分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见第8张PPT。那秦国为何急忙要变法呢?学生讨论:分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秦国落后挨打,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见第

4、8张PPT。教师补充:商鞅应召变法。学生自学:-商鞅变法--目的、时间、支持者。见第9张PPT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阶层,谈一谈你对商鞅变法是顶还是踩?说出你的理由。见第10张PPT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内容后回答。见第11张PPT结论: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废除了旧制度,有利于地主经济发展。---地主顶奖励农耕------发展农业经济增强国力(国富)-----农民顶。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特权,加强战斗力-----士兵顶、-旧贵族踩。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教师补充:《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

5、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见第12张PPT教师提问:那么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呢?见第12张PPT教师补充:否成功的标准是--改革的目的是否实现,改革是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学生合作学习:因为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使秦国国力空前强大。即使后来商鞅被处死,但他的改革仍然达到了最初的目的,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并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因此说商鞅变法取得了成功。故后人言:商君虽死,秦法未败。见第12张PPT。教师提问: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见第13张PPT。学生分组合作学习:1.统

6、治者秦孝公的支持2.广大人民的支持3.顺应历史发展潮流4.变法措施适宜5.商鞅取信于民教师发问:从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你应该得出什么启示?见第14张PPT。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见第14张PPT。第二篇章:都江堰的修建课件展示:都江堰远景图。见第16张PPT。教师补充: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等地造成了巨大破坏,但是位于成都平原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基本完好。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是什么时期由谁主持修建的?它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导入新课。见第17张PPT。学生

7、自学:学生看课本回答以下知识点。1.时间:________年2.人物: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___3.地点:成都附近的__________师生总结:知识点见第18张PPT。课件展示:带有标示的都江堰远景图。见第19张PPT。课件展示:分水鱼嘴-----“鱼嘴”伸入岷江中,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岷江主流)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了解它的功能。见第20张PPT。课件展示:宝瓶口------ 在“鱼嘴”的下游,人们凿开玉垒山,打开内江通路。即是人们所称的“宝瓶口”。宽20米、长80米。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渠道,用来灌溉

8、广阔的川西平原。了解它的功能。见第21张PPT。课件展示:飞沙堰-----“飞沙堰”是都江堰的泄洪排沙设施。夏季发水大时,内江的水可以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保证内江灌溉渠免受水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