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地下空间潮湿问题

浅析高层建筑地下空间潮湿问题

ID:10173836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2

浅析高层建筑地下空间潮湿问题_第1页
浅析高层建筑地下空间潮湿问题_第2页
浅析高层建筑地下空间潮湿问题_第3页
浅析高层建筑地下空间潮湿问题_第4页
浅析高层建筑地下空间潮湿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高层建筑地下空间潮湿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高层建筑地下空间潮湿问题摘要:简要介绍高层建筑地下空间潮湿问题的表现及危害,从工程设计、施工、建材、管理等方面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施工前、中、后三个阶段分别提出相应的质量监督管理措施及建议。关键词:地下空间潮湿渗漏结露设计施工措施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A一、绪论随着城镇化发展,工程建设规模稳步发展,由于建设用地资源有限,高层、超高层建筑已成为建筑类型风向标,许多开发商为充分增加建筑物产品附加值,对建筑物地下空间利用越来越重视,但潮湿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影响建筑物地下空间有效利用,成为常见质量问

2、题之一。笔者在大量地下空间潮湿产生的信访投诉案件处理中发现,多数建筑物地下空间潮湿问题主要表现为渗漏、结露。所谓渗漏,《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中提出是透过防水层和结构层的水量大于该部位的蒸发量,在结构层背水面形成渗流或湿渍的一种现象。笔者调研的工程所在区域属于沿海地区,水系充盈、地下水丰富,这是建筑工程地下空间形成渗漏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7结露,就是指物体表面温度低于附近空气露点温度时表面出现冷凝水的现象。这也就说明,结露的出现应具备空气湿度大、物体表面温度不高于空气露点两个条件。我市夏季空气温暖潮湿,较多地下空间用

3、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因墙面、地面、顶棚结露而产生冷凝水现象,产生发霉、长毛情况。这给业主对空间的使用带来了极大不便,同时也加剧了质量信访案件的产生,若不将上述有关潮湿问题及时解决,势必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二、地下室渗漏、结露的主要原因渗漏、结露问题直接原因可归纳为三方面因素:防水工程不到位,空气除湿工作缺失,结构表面无隔热措施,笔者就三方面原因,分别从设计、施工、建材、管理维护四方面进行了分析。1.设计方面随着总体防水设计质量的不断提高,防水工程设计得到了较高重视,但尚有一些设计单位对建筑地下部分防水工程,图纸中细部构造做

4、法不明确,设防不闭合,功能不具备,方案不协调,人性化理念缺失等,产生诸多问题。7(1)以结构自防水替代柔性防水层。由于混凝土为非匀质复合材料,内部有许多大小各异的孔隙,加之施工工艺执行不严,表面往往出现麻面、孔洞、蜂窝等因素,容易形成渗漏通道。影响结构自防水的因素较多,即使采用有效方法提高了混凝土密实度,刚性结构仍不能完全抵抗诸如地震、温差变形、不均匀沉降等外力的作用,进而导致结构出现结构会出现变形、开裂、移位、混凝土剥落等现象,使防水体系失效。(2)地下结构柔性防水设置无法交圈闭合,防水整体性能缺失。部分人防工程设计在

5、底板未设置柔性防水层,而在外围剪力墙设置柔性防水层,致使柔性防水层未交圈闭合,容易造成渗漏。(3)地下工程人防与非人防区域防水要求不统一。在一些地下工程设计中,由于人防工程有其战时特殊性、重要性,人防专项设计要求的柔性防水材料、施工做法要高于非人防区域。这就使两种柔性防水做法在交叉位置施工困难,难以有效衔接,在工程后期两种柔性防水材料接头处极易出现鼓包、脱裂而出现渗漏。(4)设计工作缺乏人性化理念。部分设计图纸,教条搬照规范最低标准进行设计,图纸方案与实际功能存在偏差,如某建筑地下空间布局中,上一层设置起居室,下一层则设

6、置消防水池,两层之间无特殊防潮处理措施,导致池中水汽引发起居室潮湿发霉情况;又如某地下室未采取避免地下室结露、发霉的措施,导致作为仓库用途的地下室中货品等因潮湿变质损失惨重。2.施工方面7(1)防水混凝土施工不规范,成型不密实。在浇筑时,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分层过厚,振捣有半径不够,易发生漏振、欠振现象,导致混凝土麻面、蜂窝、孔洞频现,影响防水抗渗性能。另外,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到位,表面风干、暴晒导致干裂,施工缝、后浇带处混凝土浇筑前处理不到位,无法有效结合,产生渗水通道等。(2)柔性防水层施工质量差,细部构造处

7、理不认真。包括基层清理、含水率、强度、平整度等未达要求即进行施工,防水附加层施工不细致,在桩头、穿墙管道、变形缝等细部防水处理不当,卷材搭接处粘结不牢,止水钢板或止水胶条不连续、不闭合等。3.后期管理维护方面工程交付使用后,由于企业组织机构的不健全、工人队伍的素质低下、资金匮乏,管理缺失,企业为降低维护成本,关闭地下通风除湿设备;对于渗漏部位,维修拖沓、不彻底,渗漏、湿气问题愈发明显;对于结构面层结露,技术水平滞后,无有效隔热应对措施等。三、治理措施1.参建单位结合实际共同探讨优化设计方案7工程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组织勘

8、察、民用设计、人防设计、总承包、监理等单位,在现场多次组织方案论证会,对地下工程防潮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多次深化探讨,确保设计方案切实有效、可行。通过共同对设计及施工方案优化探讨,应达到如下效果:一是强化了质量责任意识。通过各方一同优化设计方案,使各方偏面图快好省,过分追求企业利润的思想理念,转变为既好又省,更加注重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