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淇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ID:10181323

大小:3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6-12

淇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_第1页
淇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_第2页
淇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_第3页
淇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_第4页
淇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淇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淇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国培计划(2014)”——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教师〔2014〕926号)精神和我县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为组织实施好我县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和全省教师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国家和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指南,结合我县教育实际,充分发挥“三通两平台”作用,以推

2、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以大力增强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支撑服务功能为核心,积极提升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应用水平和应用效益,为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服务,为社会信息化服务。二、总体目标根据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分层分类、逐步推进“提升工程”的实施,确保我省各级各类中小学教师在2017年底前参加不少于100学时的“提升工程”专题培训。通过培训,建立开放式、多层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体系,促进一线教师将信息技术有效融于学科、有效融于教育教学、有效融于课堂,建立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

3、机制。三、基本原则(一)教师为本,协同创新。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能力测评为基础,按需施训,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科学、持续发展。县教体局、教师进修学校和中小学校要凝心聚力、各司其职、协同创新,全力推进全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二)分级负责,分类指导。按照“省级培训抓重点,市、县培训保全员,学校研训重应用”的体系分级推进。县教体局和进修学校负责组织项目调研、研制实施计划、组织学员开展培训和测评,建立以教师进修学校

4、为主体的网络研修社区,并监管和指导能力测评工作;各中小学校要加强校本研修规划和管理,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动应用。(三)骨干引领,全员跟进。省、市两级骨干教师先行培训,经培训的优秀骨干教师要在全员培训、校本研修中发挥培训者或辅导者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全员培训顺利进行。(四)坚持标准,注重效益。根据教育部出台的“两标准一指南”(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合理安排学时分配,积极探索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培训模式,切实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

5、用能力、切实使教师能够尽快将培训转化为教学实践、切实提高信息化教学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比重。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力求“提升工程”效益最大化。四、工程任务与措施通过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推动教师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实现教师终身学习。具体措施是:1、科学规划,明确责任按照“市级培训抓骨干,县级培训保全员,学校研训重应用”的体系分级推进,采用“骨干引领,全

6、员跟进”策略,依托县教师进修学校、县电教中心利用2年时间让全体教师接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县级行政部门负责辖区教师全员培训、考核和评价的统筹规划、校本研修的指导与管理。学校负责组织校本研修和教师应用实践及评价。2、创新模式,提高实效一是组建专家团队,增强培训的专业性。按照“培训-测评-应用”的总体思路,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和思路,创新培训团队人才遴选、建设、管理机制。联合师训、电教、教研等相关科室力量,组成管理团队;采用梯度遴选机制,选配全县专兼职培训者、教研员、骨干教师组成培训者队伍,采取集中培训

7、方式,提升其项目组织能力、指导能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二是精选合适课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本着“按需设置”原则,以参训教师的教学工作需求为出发点,以强化课堂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课程、课例、课题”为研修主旨,做实“需求诊断、实践指导、资源报务”三项学习支持,紧贴我县学校实际和教师教学需求,精选学习课程,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翻转课堂和微课制作、网络教学应用等培训,切实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三是分层分类推进,增强培训的有效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技术基础的教师,将全县教师分骨干教师、

8、城镇教师、农村教师三大类型,结合其不同特点,通过实施基础性培训、实践性培训、专题性培训的递进式培训实现本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全员覆盖。四是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多样性。本着“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方便利用有限时间”的原则,采取集中面授、送教下乡、送培上门等方式,有效利用网络研修社区,推行网上研修、校本研修和自主研修有机结合的混合培训模式,建立“联片研修共同体、学科研修协作体、网络研修帮扶体”,在形式多样的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