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培训平台建设方案

网络培训平台建设方案

ID:10184771

大小:3.11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8-06-12

网络培训平台建设方案_第1页
网络培训平台建设方案_第2页
网络培训平台建设方案_第3页
网络培训平台建设方案_第4页
网络培训平台建设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培训平台建设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培训平台建设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1.1背景2009年3月2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司处级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精神,部署新部组建和当前重点工作。部长、部党组书记尹蔚民作了重要讲话。在尹部长的讲话中,强调当前要抓好的七项主要工作,其中第四项、第五项都涉及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四)关于公务员队伍建设。要加大公务员法配套法规建设力度,稳慎推进参照管理工作,完善从基层机关选拔优秀公务员机制,做好考核、奖励、培训等工作,完善政府奖励制度,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五)关于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要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

2、度改革,抓紧制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暂行条例》。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方案,加快推进工程师制度改革,全面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的设置、考试、培训、发证等活动。做好200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将高技能人才纳入选拔范围;做好今年增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评审工作;加大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力度;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新技师培养工程”,评选表彰第九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开展全国农村优秀人才表彰活动。基于尹部长的指示和要求,为了

3、更有效地做好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作为人事部主要的人才培训平台,中国国家人事人才网(以下简称“中国人才网”)计划采取部省合作、共同推进、共同建设的方式,建设覆盖全国的在线培训平台,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兼具学习型组织特征的人才培养基础架构而努力。1.2项目实施战略为了确保项目的可靠实施,我们将实施以需求为导向,同时把握一定前瞻性的项目实施战略。第47页共47页网络培训平台建设方案项目实施必须以实现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同时,由于目前公务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处于爆炸性需求扩张的前沿,我们可以预估到用户需求伴随着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自启发性。所以在项目实

4、施过程中,我们将确保项目组与用户保持紧密沟通,能快速获得用户不断涌现的新需求,以快速做出正确应对。这个过程需要项目组保持头脑冷静,特别是对培训平台的系统架构设计有系统的前瞻性思考,以保证培训平台系统架构的兼容性和延展性,从而使得系统能对用户需求变化调整具有先天的自适应性,使得培训平台能和用户培训需求一起自我演化,最终能创造性的满足用户需求。成功的项目组还需要认识到不能等同地创建所有的需求。因此,需要对需求进行优先次序排序并按此顺序操作。某些需求比其它需求重要得多。成功的项目团队将首先集中精力构建最重要的功能,尽可能地满足用户需求中关键的功能,而那些次关键性功能留到以后处理

5、。总而言之,我们将以项目全国规划为起点,以系统架构设计为核心,以试点项目建设为关键,以试点项目建设后的后期运营为重心,以项目的全国推广计划为实施管理的要领。1.3项目理论基础本培训平台规划与建设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是现代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该概念最早见于西方学者赫钦斯1968年出版的《学习社会》一书;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1990年,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所著《第五次修炼》一书中首次将其理论化,系统化。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把学习者与工作系统地持续地结合起来,以支持组织在个人、工作团队及整个组织系统这三

6、个不同层次上的涵义。随着彼得·圣吉《第五次修炼》的持续热销,学习型组织理论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引起了全球许多国家和政府以及各行业的高度重视,建立学习型组织成为他们目标。微软公司致力于应用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企业,提出了“学习是自我批评的学习、信息反馈的学习、交流共享的学习”。日本大坂应用此理论构建学习型城市,新加坡政府用此理论进行政府的管理,致力于构建学习型政府,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党和国家级领导人江泽民同志敏锐洞察到这一新型管理理论的意义,提出了要“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

7、发展”第47页共47页网络培训平台建设方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立即作出发积极响应。继上海、大连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号召后,中国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热潮正在形成。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一是由时代背景的支持。人类已经跨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增长更新急剧迅猛,每个人都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教育,必须持续不断的增强学习的能力,终身教育的理念随之形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竞争的范围和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国家与国家的竞争,还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科学技术成为了竞争的核心要素,而科技创新需要有巨大的学习能力作支撑,也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