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白与杜甫诗歌艺术比较的体会

关于李白与杜甫诗歌艺术比较的体会

ID:10186171

大小:22.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6-12

关于李白与杜甫诗歌艺术比较的体会_第1页
关于李白与杜甫诗歌艺术比较的体会_第2页
关于李白与杜甫诗歌艺术比较的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李白与杜甫诗歌艺术比较的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李白与杜甫诗歌艺术比较的体会李白、杜甫有如双子星座高悬于盛唐诗坛之上,他们分别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推向了高峰。他们面对同一社会,却创作出了风格迥异的诗作,李诗豪气薄发、感情昂扬强烈,语言清新明快;杜诗则感情沉郁,语言峻峭惊人,浸透着忧国忧民之情怀。他们的诗歌艺术对后人及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他们在诗歌艺术上的对比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李白、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同时出现的两位伟大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可称之为中国古你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的不同,形成了迥然不同的

2、诗歌创作特色。从他们的创作风格、抒情方式、审美语言、写作体裁来比较:李白的诗歌创作体裁上长于七绝,追求的是浪漫主义,语言夸张大胆,直率自然,清新明快,想象奇特,天然浑成;杜甫的诗歌创作体裁尤善七律,追求的是现实主义,善选典型的人和事运用毫发无遗憾的语言塑造形象,浸透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一、李诗的“浪漫主义”与杜诗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李白从小受道家及道教思想的影响,少年时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先后在岷山、嵩山、隋州、齐州等地修过道。一方面接受道家“含光混世”的哲学;一方面又吸取“功遂身退,天之道”的思想,而其核心与本质是在对生命及自由的热爱,是一

3、种积极的精神,这是形成他自由豪放、浪漫诗风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李白还仗剑任侠,对游侠的豪纵、复仇、重然诺、轻生死,十分倾慕并身体力行。他“十五好剑术,遍于诸候”。李白的任侠思想表现在生活上就是“轻财重施”“存交重义”,“纵酒携妓、及时行乐”。他喜欢豪放,曾豪爽地唱道:“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百年三方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他的这种任侠思想表现在性格上,就形成了豪爽、自信、纯真、追求平等民主的特点,再加上他广有游历。这就直接形成他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家庭,其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写诗都是家业,

4、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杜甫深爱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带有辅佐君王的愿望。他曾报着兼济天下的信心求仕,却连独善其身都难保,生活贫困潦倒,尤其是在授官前,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混迹于上层社会,使他看清了统治者的腐败荒淫;漂泊下层社会,又使他目睹到人民的苦难,使他对天宝盛世的内幕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看到现实社会腐败不堪的本质,预感到它一触即发的危机。这一切为他成为人民诗人,形成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思想,创作现实主义诗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李诗“丰满、激昂”与杜诗“沉郁、顿挫”的不同写情基调李白诗歌善以饱满丰富、激昂强烈和充满主观色彩的风格来抒发

5、情感。李白在《江上吟》中就自称“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中称李白诗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都道出了李白诗的特点。可以说李诗的这一特点体现在各段各类诗作中,即使在受到挫折时,其感情色彩也是悲愤中仍有昂扬;即使是写愁苦、饮酒、隐遁,也绝少有颓唐阴暗的调子。他抒发个人思想感情,不是婉转曲折、含蓄缠绵,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这种抒情的调子在山水描写中特别明显。如《赠裴十四》中:“黄河落天走东海中,万里写人胸怀间。”再如《庐山谣寄卢御虚舟》中“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迭云锦张。”这些倾泻咆哮的江河,奇险挺拔的峰峦,无一不折射出李白冲诀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和意

6、气昂扬,吞吐宇宙的博大胸襟。“豪放昂扬、奔放不羁”之气势洋溢于字里行间。为了使感情更加饱满强烈,李白还常用“大胆生动的夸张来加以表现”。如《横江词》中的:2“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他还常把“夸张与比喻或奇特的想象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形象以抒发奔放、昂扬的情感。如:《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等豪放之情喷薄而出。同时又善于“通过跳跃性的手法”渲染情感。给读者以“流走奔放,恍无定处”“一波未平一波复起”的感觉。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比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

7、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开头如天外飞来,全诗来云无纵,并不着意于“饯别”题面,而是尽情渲泄自己激越的感情。前四句感情曲线向下,无限沉痛;中六句感情曲线向上,极其壮逸;次二句突又跌入痛苦的深渊,感情曲线再度折下;结尾两句又从深渊中挣扎出来,力求旷达超脱,感情曲线再度上扬,而层与层之间感情的转化过渡又完全被省略,抒发感情充满急剧的跳跃性。其丰满、激昂、强烈之情洋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