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六章 地质年代

7第六章 地质年代

ID:10187688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2

7第六章 地质年代_第1页
7第六章 地质年代_第2页
7第六章 地质年代_第3页
7第六章 地质年代_第4页
资源描述:

《7第六章 地质年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地质年代正如论述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可以社会发展的主要事件,(如不同朝代,不同的社会阶段作为时间的概念。类似于社会年代,对整个地球发展演化的历史,对地质历史,对地质历史中发生的地质事件的论述、记述、研究也需要一套相应的地质年代。相对年代(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绝对年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距今多少年)地质年代§1.相对年代的确定相对年代的确定就是要判断一些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关系。这些地质事件保留在地质历史留下的物质纪录中。可根据几个基本原则来判断,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及切割穿插定律。一、地层层序律Lawofsuperposi

2、tion1.岩层——层状岩石。(包括沉岩、层状变质岩、层状火山岩)。2.地层Stratum——在一定地质时期内所形成的层状岩石。地层=岩层+时间(年代)3.地层层序律——原始产出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层序规律。(地层形成时是水平或近于水平的,先形成的位于下部,后形成的位于其上部)注意:原始产出的下老上新,并非现在野外见到的地层都是下老上新,其中又有后期地壳运的改造。对于后期地壳运动使地层变动(倾斜、倒转)的地层层序可用沉积构造中的层面构造(波痕、泥裂、有痕等)作为“示底构造”恢复顶底后,判断先后顺序。二、生物层序律地质历史中生物在地层

3、中留下纪录,这就是化石。化石——埋藏在岩层中的地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或遗迹,(硬体、壳、骨、蛋及活动痕迹)。保留了生物的硬体结构。(今后详细讲)人类对现代生物及古生物研究,生命的研究认识到生物的演化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不可逆的演化的。这就是生物的演化规律。我们可以根据含有化石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特征来推断地层相对年代或先后顺序,这就是依据“生物层序律”——Lawoffaunalsuccession.4年代越老的地层中所含生物越原始,越简单、越低级;年代越新的地层所含生物越进步、越复杂、越高级。不同时期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

4、的化石及其组合,而相同时期且在相同相通的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地层(只要原先海或陆相通,无论相距多远)都含有相同的化石及其组合。运用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对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其实际工作就是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地层划分——根据地层特征按照从老到新的层序,划分出各地层阶段(单位)。地层对比——不同地区时代和层序的对比。标准化石——地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的生物△DDD△△△DDD△△△DBA化石。C一、切割定律或穿插关系以上两定律主要对地层(层状岩石)。对于侵入体之间或侵入体与围岩之间的相对年代(顺序)不适用,应使

5、用切割定律。切割定律——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切割者年代新,被切割者年代老。+++++++++++++4§2.同位素年龄(绝对年龄)的确定人们很早就一直在探索测定年龄(绝对年代)的方法,直到放射性元素发现之后,才能找到了令人信服的有科学依据的测年方法,这就是同位素测年。原理:根据保存在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的母体同位素的含量和子体同位素的含量分析,多长时间才能有这样子体和母体的比例,关键是放射性元素的固定的衰变常数。T=1/λLn(1+d/n)λ——衰变常数其计算出的是该同位素的形成年龄,也就代表了所在岩石的形成年龄。为了保证测

6、年精度(准确性)用于测年的元素应具备①长半衰期;②②在岩石中易分离,含量较大;③③易保存不易在地史中丢失。常用的测年同位素K—ArRb—SrU—Pb年代新(新生代或考古)常用C14注意:同位素测年方法、原理科学性强,但由于D、N的含量不易测试或地史中保留不全(丢失),故存在测年误差。地史记年以百万年为单位。§3.地质年代表有了划分相对年代,绝对年龄的原则,就可以按年代的顺序把地质历史进行系统性编年。一、编年单位编年首先确定年代的单位,然后编制出年代表地质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宙eon宇eontherm代era界erratum纪period

7、系system世epoch统series(期)(阶)二、地质年代表(略)三、岩石地层单位4地层的物质组成是岩石(岩层),在地层划分对比中,对一个地区首先根据岩石特征把地层分层,分层的单位为岩石地层单位:群group组formation——最基本的岩石地层单位段member层stratum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