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谈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

ID:10190462

大小:4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6-12

浅谈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_第1页
浅谈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_第2页
浅谈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_第3页
浅谈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_第4页
浅谈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新华中学孙文香摘要:历史教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其语言对教学效果的意义十分重要。历史教学的语言应该有五个方面,历史特色;通俗易懂,浅显明白;语言直观;具有启发性;符合学生的心理节奏。关键词:历史教学语言艺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在人类社会中,语言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讲,语言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思维的引导、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培养都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实现。即使电化教学也要借助教师的语言才能发挥最佳效应。因此,教师语言是从事教学活动的最主

2、要、最基本的手段。但是,教学语言同电影语言、音乐语言一样,属于专业语言。各个学科的语言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而历史教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其语言特色于教学效果的意义尤为重要。在此,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谈些个人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一、历史教学语言的含义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教师语言表达的水平制约着学生智力活动的水平。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3、(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9页)。教学语言如同影视语言、法律语言、音乐语言一样,是一种专业语言。教学工作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所谓历史教学语言,就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播历史知识从而影响学生发展的语言。它同时要满足历史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的要求。12历史教学语言实际上是一种以历史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学生为主要施教对象,以规范化的语言为传播媒介的学科专业性语言。在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尽管教师在课堂里还可以借助于板书、图片、实物、幻灯、录音机、录像机等多种教学设备,但口头表述仍然是最基本的方法,教师传

4、道、授业、解惑的主要途径仍然是“言传身教”。运用语言是历史教师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二、历史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要素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要素包括:语音、吐字、音量、语调、节奏、语速、语汇、逻辑以及身态语等。以下从历史学科特点出发摘要加以说明:1.语音和吐字按照我国教育部在1955年发出的《关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教师教学语言的发音以普通话为标准。不断地以普通话正音,用标准的普通话教学,是普遍性的要求。各地的教师应注意纠正方言中与普通话不同的发音。北方地区的方言与普通话有区别,而南方话与普通话的差别更大。据说对于“黄河尚有澄

5、清日”一句,某地教师读起来别人会听成“王(黄)和(河)尚有成(澄)亲(清)日”,以为和尚要还俗结婚了。如果说这个事例尚无关大局,那么,对于历史地名、人名和历史术语的发音则一定要准确,要避免用方言发音。“龟兹”的“龟(qiu)”和“吐蕃”“蕃(bo)”,要用历史上的特殊读音来读。“扁鹊”不能读成“bian(匾)鹊”,“召公”不能读成zhao(照)公”。2.语调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语调,是指句子音量高低强弱的变化。讲课时语言的重音可以突出某些内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叫做句子的逻辑重音。重音可以用加重音量表现,也可以用轻声加以突出。重音选择在句子

6、的哪一部分,则根据语法、内容和感情而定。例如,讲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重音落在“岛”字上,以免误认为是整个香港地区。语调的选择和运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美国心理学家赛门斯指出:“在教师的许多特性中,语调占着一个重要地位。一种不好听或低沉的语调,很可能阻碍教师成功的事业。”所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口才艺术上为自己规定:会用15至20种声调对学生说:“到这里来!”声调对传递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下面的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来表达,就有着不同的效果。你不妨读着试一试:“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这是唐代宗李豫即位后,宦官李辅国

7、直接对代宗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皇上坐着不必管事,一切听我老头子的好了。这简直就是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李辅国跋扈,但他对皇上说这句话的声调语气应该是平缓而照顾到皇上体面的。若用冷面白眼大声训斥的口吻,代宗再能忍气吞声,也难免不会“龙颜大怒”。12当教师进入“角色”,模拟历史人物说话时,应注意到历史人物的身份和地位。内容不同,情感表达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3.节奏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要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和学生情绪变化而随时调节,不断改变,务使声音跌宕起伏,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讲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革命斗争,不妨激昂慷慨、铿锵有力;讲奸佞

8、当道、百姓遭殃,可以音律低沉凝重,唏嘘有声;叙述一段生动曲折的过程,要节拍分明,重音、停顿要巧作安排。至于重要的概念、千古警句,可以一字一字吐给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