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ID:10193063

大小:4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6-12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与方法_第1页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与方法_第2页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与方法_第3页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与方法_第4页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与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师范学院成教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专业:汉语言年级:2009级黎城本科班指导教师:周国祥学员姓名:段晶晶学号:094201050082011年6月22日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摘要:培养幼儿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幼儿学到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是学前教育中社会领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幼儿的生活内容为中心,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安排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实施教育活动,才能使幼儿养成好习惯,提升未来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内容方法目录一、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内容…………………………………………1二

2、、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几种方法…………………………………2(一)行为训练法…┅┅┅┅┅┅…………………………………2(二)语言教育法……………………………………………………2(三)榜样示范法……………………………………………………3(四)标记提示法……………………………………………………4(五)情境体验法……………………………………………………4(六)家园结合法……………………………………………………5附录……………………………………………………6参考文献……………………………………………………7致谢……………………………………………………8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相互之间为了表示尊重、敬意、

3、友好、关心而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交往程序。新世纪儿童,作为祖国未来的支柱,具备了会思考、会学习、接受信息快等素质,却也滋长了一些作为独生子女而引发的不良习气,例如不懂尊重父母、长辈,与人交往不懂谦让、不讲礼貌,公共场所不守秩序等,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学前期的幼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亚里士多德说过“幼年时形成的习惯可以改变一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更是明确指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的培养,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及道德

4、品质的发展,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乃至整个人生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通过抽样调查显示,多数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缺乏了解,缺乏幼儿礼仪教育的方法,因此我们针对幼儿生活礼仪培养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一、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内容幼儿礼仪的基本内容一般分为交往礼仪、就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交往礼仪包括问候礼仪、同伴礼仪、做客和待客礼仪、接打电话礼仪、居住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就餐礼仪包括餐前礼仪、使用餐具礼仪、就餐时的礼仪、餐后礼仪。仪表仪态礼仪包括:仪容、形体礼仪、穿着礼仪、坐立行的姿态。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安排,以幼儿的生活内容为中心,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内容安排呈

5、螺旋式上升,阶段性目标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小班礼仪的教育内容以幼儿园礼仪为主,以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为主线。其中包括:入园、阅读、倾听、排队、盥洗、进餐、睡眠与起床、户外活动、离园;学习基本的仪容仪态;以及家庭的出入、开关门、敲门、就餐、尊敬长辈的礼仪,例如,早上入园时,主动和爸爸妈妈说“再见”,和老师见面要说“老师好”;离园时,和老师说“再见!”以及在平时生活中,见到熟人,或亲戚朋友,都要主动打招呼,说简单的问候语等。中班内容在小班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相应增加交往礼仪的学习,其中包括:分享(物质层面)、自我介绍、递接物品;基本礼仪:行走、蹲姿、自我介绍、值日生礼仪;公共场所礼仪

6、:升旗、交通、游园、乘车、安全;以及传统节日节日礼仪教育内容,如重阳、中秋、春节等节日礼仪教育。9比如:在每日的晨间活动中,组织幼儿玩玩具,让幼儿要和同伴合作分享,而不是把玩具占为己有。在让幼儿了解春节时,就渗透礼仪教育,在谈话中让幼儿懂得春节应该走亲戚,晚辈应该给长辈拜年;在表演活动中让幼儿学会并掌握拜年的基本方式。大班幼儿随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自控能力增强,为了更好地与小学生活衔接,在中班礼仪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礼仪、欣赏与阅读礼仪、分享礼仪(精神分享)、基本礼仪中的电话礼仪、介绍他人、着装、与他人沟通、拜访做客与待客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增加了在外用餐、购物、交通乘车、参观、安全(突发

7、事件),结合社会活动扩展了教师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母亲节、端午节、父亲节等节日礼仪内容。比如,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时,首先在谈话中让幼儿了解他们为自己做得事,对自己的爱,然后激发幼儿回报爱的欲望,并鼓励他们大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二、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几种方法(一)行为训练法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反复训练是帮助幼儿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