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安全距离计算新编2010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新编2010

ID:10193169

大小:555.5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8-06-12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新编2010_第1页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新编2010_第2页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新编2010_第3页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新编2010_第4页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新编2010_第5页
资源描述: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新编20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安全施工常用数据第一节爆破安全距离计算①爆破中产生对人、设备、建筑物的主要危险有: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水中爆破冲击波、飞石、殉爆、有毒气体(炮烟)、噪音等,因此,必须做好安全措施,并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而且,为了防止杂散电流、静电、射频电引起雷管、炸药的早爆事故,亦应做好安全工作。一、爆破地震安全距离计算1.爆破地震安全距离计算公式公式(一):,m式中:R—爆破地震安全距离,mQ—炸药量,kg(齐发爆破总炸药;秒差爆破或微差爆破取最大一段药量;K、a—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

2、指数,可按表1-1选取,或由试验确定;表1-1爆区不同岩性的K、a值岩性Ka坚硬岩石50~1501.3~1.5中硬岩石150~2501.5~1.8软岩石250~3501.8~250V—爆破地震安全速度,cm/s,即测定地点建筑物基岩质点的允许安全震动速度,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见表1-2表1-2爆破地震安全速度(V)值建筑(构)物V(cm/s)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1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砖块建筑物2~3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5水工隧道10交通隧道15矿山巷道围岩不稳定有良好支护10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

3、支护20围岩稳定无支护30公式(二):对于拆除控制爆破,m式中:K1—系数,K1=0.25~1,近爆源且临空面少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K见上表,有资料认为KK1=7.06;a=1.36。公式(三):爆扩桩头属于埋深较大而药量不多的深层爆破,m;式中:K—土质系数,软塑粘土K=5.2;可塑粘土K=3.8;硬塑粘土K=1.5;A—安全临界振动位移值,可取0.75mm50公式(四):,m;式中:K—系数,与岩土性质有关,见表1-3;a—系数,与装药类型有关,见表1-4表1-3系数(K)值岩土坚硬致密岩石坚硬

4、破裂岩石砾石、碎石砂石粘土回填土流沙、泥煤K357891520注:装药在水中和含水土壤中时,系数值增加0.5~1.0倍。表1-4系数(a)值爆破条件微量或松动爆破爆破作用指数,n标准爆破1.523a1.210.90.80.7公式(五):,m式中:R—单药室爆破,或只考虑被保护地下巷道的最近药室时,药室至巷道的安全距离,m;W—最小抵抗线,m--爆破作用指数函数;K1—与巷道破坏状态有关系数,K1=2(硬岩);K1=2~3(中硬);K>3(破碎性围岩)可参考表1-5。公式(六)R=KQ,m式中:R—爆破

5、地震效应对地下结构物的影响距离,m;Q—炸药量,kg;50表1-5在不同的K1值时,爆破对巷道破坏的实际资料编号地质条件巷道位置K1破坏情况描述1花岗片麻岩节理发育试验巷道终端,迎药包一侧试验巷道拐角1.763.1崩落0.4m3,出现破裂隙绿泥石夹层,有掉块2风化辉长岩装药坑道在药包侧方试验巷道,在药包下侧方1.02.0顶板冒落,清除后仍可使用迎头有部分掉块,少量塌方3稳固的白云岩磁铁矿2×2.2m2巷道,药包前下侧方3.5×3.5m2进路,药包前下方药包前下方切割槽药包前下方切割槽采空场,药包下方暴

6、露面>800m21.561.842.060.8151.35~1.401.55仅掉少量小块夹层中高岭土塌落并有4~5cm宽裂隙夹层高岭土冒落大量矿石冒落有较大冒落有少量掉块4破碎粉砂岩试验巷道0.57塌方0.3m35药包下侧2.78硐室产生裂隙6中等风化石英斑岩裂隙发育水平观测硐,直径2.0m1.422.0沿全长有掉块、裂隙增加最大塌方2~2.5m3,最大塌方0.5m3,裂隙增加7片麻花岗岩药包下方1.73硐壁垮方较多裂隙张开K—与岩石性质有关系数,K=2~3(完整岩石、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等);K=4~

7、5(砖、石砌筑井、巷、地道等);公式(七),m;式中:R—地面爆炸时爆源至测点距离,m;Q—球形装药量(密度为1.5g/cm3,TNT),kg;V—地面爆炸时产生冲击压缩波的质点垂直振动速度,m/s公式(八):,m;式中:R—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对无衬砌隧道的安全距离,m;K1、a—岩石性质系数及装药衰减指数,见表1-6;V—岩体质点临界振动速度,m/s;当岩体处于弹性和弹塑性区时:50,cm/s;当岩体崩塌时:,cm/s;式中:K0—系数,当爆炸药室与相邻隧道垂直时,K0=2,当爆炸药室与相邻隧道平行时

8、,K0=1.41;K1—与岩石结构有关的动应力集中系数;K2—岩体动强度提高系数,当巷道表面岩石比较稳定且喷射5cm厚的混凝土时,K2=1.04~1.26;当巷道表面岩石不稳定并打锚杆,喷射5cm厚的混凝土时,K2=1.3~1.4;K3—地震波卸载系数,K3=0.8~0.65(局部崩塌小于1m3);K3=0.5~0.35(大面积崩塌);r—岩石容重,t/m3;c—岩石弹性纵波速度,m/s;g—重力加速度,cm/s2;σ1岩体中产生的静应力,Mpa;--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