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名医寇小儿 寇煜光及其传人介绍

四川名医寇小儿 寇煜光及其传人介绍

ID:10202067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2

四川名医寇小儿 寇煜光及其传人介绍_第1页
四川名医寇小儿 寇煜光及其传人介绍_第2页
四川名医寇小儿 寇煜光及其传人介绍_第3页
四川名医寇小儿 寇煜光及其传人介绍_第4页
四川名医寇小儿 寇煜光及其传人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名医寇小儿 寇煜光及其传人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四川名医寇小儿——寇煜光及其传人生平简介寇煜光,字心诚,生于1911年,卒于1999年,四川省绵竹县人。成都“四小儿”之一。寇煜光先生自幼随其曾祖父、祖父学医,对于《药性赋》《汤头歌诀》等入门书籍出口成诵。为继续精进医术遍访名医,曾拜当地名医李忠贤为师,继续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而立之年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而尤擅小儿科。四十年代中期,在成都创立“仁和堂”而闻名遐迩。从四十年代起至今,慕名求医者骆绎不绝,享誉蓉城,被蓉城市民亲切的誉为“寇小儿”。由于医名卓著,疗效突出,先后为国务院副总理陈

2、毅元帅,著名画家张大千、张采芹、朱佩君等诊治。建国后,偕同道组织创建了“西华门街联合诊所”,后合并到“祠堂街联合诊所”,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成都少城医院”的创建、发展及人才培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寇老先生历任成都市西城区人民代表、区政协委员、区医学会理事等职,于1985年由成都市卫生局评为“成都市名老中医”。在行医六十余载中,先后培养中医人才十余名,在论治索方上博采众家之长,勤于临床实践,擅长脾胃病证的治疗,其中尤以小儿疳积见长。 医德事迹寇煜光先生曾收到“大德长春”的匾额,这不仅是对其医术的肯定,更是对其医德的高度赞誉。生长于民国

3、的他目睹了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对于老百姓缺医少药的窘况更是深有体会。而由于医疗卫生条件落后、产育条件差,旧社会小儿的成活率较低,面黄肌瘦、骨瘦如柴的小儿比比皆是。因此寇老潜心研究脾胃病证,对于小儿疳积造诣尤高,通过中药配合挑疳,治愈了无数患儿,以至于在那个时候“挑疳就找寇小儿”成为了蓉城民谚。对于求医的患者,寇老从来一视同仁,认真处理。往往在下班后还有很多家长抱着孩子前来家中,要求予以处理,寇老都是乐呵呵的接受,并经常告诫子女“娃儿是大人的心头肉,一个生病全家着急。我们要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有人敲门就要马上去开,不管是几点。”就

4、是抱着这样一种朴素的信念,寇老退休后依然坚持出诊,尽自己所能为广大病患解除病痛,直到去世前一天仍然在坐诊。因此寇老七十年的行医生涯是悬壶济世的七十年,更是含灵就苦的七十年,以平实而不平凡的一生,为我们后世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解放后,在 学术成就寇煜光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全面的,对于内、妇、儿、针灸各科皆有独到的见机,其中由于尤擅儿科而被誉为“寇小儿”。寇老学术成就的取得来源于其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不懈的临床实践。学医伊始,在其曾祖父的教导下,他就专注于“内、难、伤寒”等经典著作的学习;拜入李忠贤门下后,在良师的指引下,对于历代中医名家

5、著作进行了从源到流的学习领会,做到了“师古不泥古,博采众长而为己所用”,其中寇老比较推崇的著作有《伤寒论》、《小儿药证直诀》、《儒门事亲》、《脾胃论》、《内外伤辨惑沦》、《幼科发挥》、《医宗金鉴》等。寇老采众长为己用,凝练出了从脾胃论治的学术思想,将之用于小儿常见各病证疗效显著,而对于疳积的治疗尤有独到之处,以至于现在“寇小儿”依然在成都儿科界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而著称。由于寇老学术造诣独到,临床疗效显著,并且为新中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于85年荣获“成都市名老中医”的称号。 学术思想寇煜光先生行医近70载,临床

6、经验丰富,对于儿科疾病多从脾胃切入,而又讲究紧扣时代特点,兼取“补土派”与“攻下派”两派之长,现将其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介绍如下:1.重视体质,把握时代。体质是人体遗传于父母,并在内外环境的长时间的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的体质对于不同的病邪具有易感性,同时对于病邪的传变,疾病的预后皆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那么在处方用药中除了辩证准确,同时还要照顾到小儿的体质,这正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但是体质类型的划分、各种体质的多寡却是和时代密切相关。这也就是历代以来中医学派纷呈、各有所主的原因。由于不同时代社会的治乱、物质的丰欠各不相同,所以我们

7、对于前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应该有所选择、有所扬弃。比如当代在改革开放经济搞活以后,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婴幼儿食谱与六七十年代乃至于民国时期有着霄壤之别。现如今的食谱呈现出饮食高、精化,动物类食品摄入过多过杂的特点,造成了小儿发病多兼夹饮食积滞,甚至很多疾病的发病就是由于饮食积滞。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时代特点,而泥古方以治今病则无异于削足适履。2.妙用大黄,推陈致新。大黄素有将军之誉,因此具有夺关斩将之能,推陈致新之用。但素来流行的“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的俗语正道出了广大患者以及众多医生“畏大黄如虎”的现状。因为大多数人拘泥

8、于小儿“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生理特点而喜补恶攻,但是往往大家都忽略了“三因制宜”这一治病原则。当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后,基本上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宝宝,当然这个孩子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吃好喝好自然在情理之中,因此容易导致过量的摄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