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1届高三二模试卷(文综)(2011西城二模)

北京市西城区2011届高三二模试卷(文综)(2011西城二模)

ID:10203978

大小:6.43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6-12

北京市西城区2011届高三二模试卷(文综)(2011西城二模)_第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1届高三二模试卷(文综)(2011西城二模)_第2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1届高三二模试卷(文综)(2011西城二模)_第3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1届高三二模试卷(文综)(2011西城二模)_第4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1届高三二模试卷(文综)(2011西城二模)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2011届高三二模试卷(文综)(2011西城二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市西城区2011年高三二模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1.5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图1为某年我国部分城市日照时数统计图。读图1,回答1、2题。1.图1显示的数据状况,与其成因表述正确的是()A.哈尔滨市日照时数1月份最少,因其正值极夜期间B.上海市日照时数7月份最多,与副热带高压影响有关C.拉萨市各月日照时数均在200

2、小时以上,因其海拔高D.各城市6月份日照时数差值最小,是海陆位置决定的2.该年3~5月,北京比哈尔滨日照时数明显偏多,主要是因为北京()A.白昼时间长B.太阳高度大C.降水量较少D.气温变化小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表,回答3~5题。3.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A.①B.②C.③D.④4.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出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A.气温高低B.风力强弱C.光照强度D.降水量大小5.一旦发生泥石流,应先确定灾害位置,并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以便及时评估受灾情况。这一过程依次用到的现代技术是()①RS

3、②GPS③GISA.②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②D.③②①读图2,回答6、7题。6.该地区()A.地势特征为西北高、东南低B.湖泊面积最小时出现在夏秋C.天然植被主要为落叶阔叶林D.外力作用有流水侵蚀、沉积7.图中()A.M-N段铁路建设中工程难度最小B.E-F段铁路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C.G-H段铁路连接江西的省会城市D.铁路与城市的分布仅受地形影响图3是我国鄂尔多斯(中部某地)地区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自然地带摆动关系示意图。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8、9题。8.该地区自然地带()A.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B.数量的增加与热量相关C.数量的减少与水分相关D.数量的变化与地形有关9.该地区(

4、)A.湿润期来自西部的水汽增加,使自然地带向西部摆动B.湿润期森林草原农牧业带扩大,可以大规模进行开垦C.干燥期沙地面积有扩大趋势,应注意营建防护林体系D.短时期内发生湿润期和干燥期转变是受全球变暖影响一般经济理论认为,一个地区资源越丰富,其经济发展速度应该越快。但是,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由于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使资源富集区域出现了产业结构扭曲、资源环境状况恶化等问题。有学者将此悖论总结为资源诅咒假说。图4为中自能源资源诅咒分区示意图。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0、11题。10.资源诅咒高危区()A.生态环境恶劣、风沙活动强烈B.自然资源丰富、初级产业为主C.依靠资源深加工技术,

5、收入高D.边境贸易吸引大量外商的投资11.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A.山西省应以煤炭资源为基础,谋求全方位多元发展B.上海应主要引进西部资源,带动西部经济更快发展C.广东省将高科技企业向新疆转移,促进其产业升级D.青海省应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建立完整工业体系12.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汉初统治者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分封制B.分封诸侯王C.颁布推恩令D.设置尚书令13.美学家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这种精神在文学艺术上的体现是()14.1759年,一

6、位清朝官员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①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②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③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5.如果为图5选择一个图题,最为贴切的是()A.“清王朝自救运动”B.“近代工业的起步”C.“实业救国的浪潮”D.“民族工业的春天”16.为避免“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而创办的

7、报刊是()A.《时务报》B.《民报》C.《新华日报》D.《新青年》17.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A.魏源、洪仁歼B.洪仁歼、康有为C.康有为、孙中山D.孙中山、陈独秀18.1946年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围绕国民政府的改组问题,各种政治力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某派别主张:“根据我们做地方政权的经验,最好是政府主要职员大党所占的地位不要超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