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可研评审意见

新建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可研评审意见

ID:10207587

大小:55.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6-12

新建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可研评审意见_第1页
新建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可研评审意见_第2页
新建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可研评审意见_第3页
新建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可研评审意见_第4页
新建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可研评审意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建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可研评审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建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可研评审意见(初稿,2010-11-5,于长沙)一、评审范围怀化站至邵阳至衡阳,建筑长度约319.2km。二、经济与运量(一)设计年度: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二)路网构成近期:客运专线:京广客专、沪昆客专、贵广客专、成贵客专、成渝客专、西成客专、广深港客专、沪汉蓉快速客运铁路建成。快速及普速铁路:南广、渝黔、新南昆、黔张常、兰渝、安张、衡茶吉、井冈山-赣州、龙厦、赣韶、沿海、郑万等铁路建成,赣龙、渝怀、石长、黔桂、焦柳、洛湛等铁路扩能改造完成。远期:视运输需求发展适时

2、进一步完善路网。(三)功能定位本线是福州大都市区综合交通的组成部分,是一条兼顾货运的市域城际铁路。西南至华南珠三角及东南沿海地区便捷运输通道之一,是一条重要的国土开发和旅游观光线路,是客货并重的快速铁路。(四)预测运量1.客货运量最大区段(邵阳~衡阳)近、远期分别开行客车28对/日、38对/日;重车方向区段货流密度近、远期分别为321960万吨、2515万吨左右。2.结合海西经济区和珠三角不同发展阶段调整衡阳枢纽运量构成。3.根据设站数目调整分站运量。4.年输送能力:客车50对/日、货运量5000万吨/年。

3、三、运输组织(一)车流组织及编组计划本线以通过运量为主,主要承担重庆、贵阳方向与广州、厦门方向的交流。对于大宗车流由装车站组织始发直达列车;编组计划为兴隆场编组站、贵阳南编组站与江村、东孚互编直达列车;怀化南与江村互编直通列车;怀化南与衡阳北互编区段、摘挂列车。空车调整按重空车出入平衡设计。(二)车站分布1.全线设怀化南(客站)、安江、江口、洞口、石下江、隆回、岩口铺、邵阳、邵东、水东江、演陂、西渡、松木园、麻元、颜家垄(衡茶吉线车站)等15个车站。其中水东江、麻元为越行站,石下江为预留越行站,其余为中间站

4、。2.对水东江车站位置进行调整,使车站间距尽量均衡。(三)自动闭塞信号机分布自动闭塞信号机分布按照客车追踪间隔4分钟、货车追踪间隔5分钟设计。(四)调度区划分32暂按广铁(集团)公司调度所新设一个行车调度台负责本线的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五)经济评价根据审查后调整的客货运量及工程投资补充经济评价。四、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Ⅰ级。正线数目:双线。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3500m。限制坡度:13‰。到发线有效长度:双机地段880m。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客车SS系列,

5、动车组;货车HX系列。闭塞方式:自动闭塞。五、线路、轨道、维修(一)线路方案1.怀化至安江间研究采用线路北绕、避岩溶地段、缩短隧道长度线路方案,处理好安江站和康龙自然保护区问题。2.CK34~CK55采用南线线路方案,下穿高速公路加深覆土厚度。3.江口站采用部分高架桥方案,站位进一步优化,减少站内桥梁长度,降低高度。4.洞口至隆回至岩口铺间同意采用隆回北线路方案。结合雪峰山3号隧道位置调整、优化洞口站站位。325.CK160~CK180间同意采用高速公路下游850m线路方案。6.CK225~CK320段研究

6、比较铁路位于衡邵高速公路北侧(含西渡站)、南侧线路方案,南侧线路方案紧临高速公路。下穿武广高速铁路。7.加强铁路沿线矿区调查,原则绕避矿区。通过或靠近矿区时须与矿区产权单位签订协议。加强油气管道、危险品分布调查,保证安全距离符合有关规定。加强建筑物及通信、电力等线拆迁调查,尽量减少与铁路的交叉,减少拆迁。(二)线路平、纵断面1.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条件,路基高度、填料和基底加固措施,土石方平衡情况,桥梁类型、立交和隧道设置等因素,逐段优化线路平、纵断面。从工程施工风险、运营管理、工程投资等方面,综合比较

7、桥梁、隧道、路基工程设置方案。2.有条件时减少高路堤、深路堑、短路基和过渡段。减少高桥台。降低隧道洞口的边、仰坡高度。3.综合考虑排洪、立交、架梁、取土或弃碴等因素,对两隧道间进行路基与桥梁工程的经济技术综合比较。充分利用路堑弃方和隧道弃砟。综合考虑地质、水文条件,土石方平衡情况和施工组织要求等因素,对浅埋隧道与路堑进行经济技术比较。4.线路曲线半径等参数按照由高到低原则选取,前后协调匹配。线路纵断面坡度不考虑隧道折减。32(三)立交与道路改移1.铁路与道路交叉全部按立交设计,加强沿线道路情况调查,合理确定

8、立交孔径和结构高度,恰当确定线路纵断面。立交原则采用铁路上跨道路方式。2.建设、设计单位应抓紧与规划、交通、航运等部门协商签订协议。立交及道路改移的规模、标准、投资按《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30号)办理。(四)轨道1.正线轨道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2.采用100m定尺、60kg/m并满足技术条件的钢轨。尽量少设置温度伸缩调节器,严禁在曲线上设置。3.全线原则铺设有砟轨道,单层道床,一般路基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