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职人员罪犯的改造特点及对策.doc

试论公职人员罪犯的改造特点及对策.doc

ID:10211036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2

试论公职人员罪犯的改造特点及对策.doc_第1页
试论公职人员罪犯的改造特点及对策.doc_第2页
试论公职人员罪犯的改造特点及对策.doc_第3页
试论公职人员罪犯的改造特点及对策.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公职人员罪犯的改造特点及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公职人员罪犯的改造特点及对策  论文摘要公职人员罪犯由掌权者变为阶下囚,存在着入监初期的消极失落;虚荣清高与自卑心理交织;态度上积极与内心失望;行为循规蹈矩而思想不认罪服法;善于伪装、投机;善于笼络人,呈现聚合性;重视情感且家庭亲情观念强烈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主要应采取加强身份意识教育,促其转变角色;注重实效,强化思想本质改造;强化改造功能,矫正不劳而获恶习;尊重信任,用其所长,强化激励机制等对策,实现对其改造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公职人员罪犯心理聚合性  公职人员是具有国家公职身份或其他从事公职事务的人员。公职人员在从事公务活动中,违反职责,故意

2、或过失地实施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为职务犯罪。公职人员罪犯是实施了职务犯罪,投入劳动改造场所进行改造的犯罪分子。  一、公职人员罪犯的改造特点  公职人员罪犯在改造中既有一般犯人的共同特征,也有不同于其他类型犯人的特有特征。总起来看,公职人员罪犯服刑改造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入监初期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消极失落心理  公职人员罪犯入监前是国家工作人员,相当一部分具有领导职务,在社会上是有头有脸。入监后,由“桌上客”沦为“阶下囚”,其身份地位、人格尊严、自由状态等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后悔痛苦的失落心理非常突出。特别是入监

3、初期,由于环境陌生,对家人的担忧,对他人的怨恨交织一起,往往情绪不安,精神紧张,抵触情绪强烈。有的罪犯拒绝学习背诵《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甚至不接受入监教育。还有的虽然表面没有什么不适应的症状,但巨大的心理落差时有体现:有时易怒,有时烦躁,有时沉默,有时大量吸烟,甚至出现与普通刑事犯打架吵嘴等。  (二)行为上循规蹈矩,思想上没有真正认罪服法  绝大多数公职人员罪犯投改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监狱,熟悉改造的法律和政策,遵守行为规范。但他们对自己的犯罪危害等基本问题缺乏认识,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他们有的根本不认罪,有的把自己的罪行说成是“业务需要”,把贪污

4、受贿说成是“辛苦费”、“劳务费”。认为自己所以会“落马”,是因为“用错了人”,“掉进了别有用心的人设下的陷阱”。一些公职人员罪犯对法院的定罪量刑缺乏正确理解,抱怨法院对自己定罪不当,量刑过重。还有一些公职人员罪犯片面强调客观因素,“有错无罪论”、“政策多变论”等颇有市场。对犯罪行为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危害认识不够,轻描淡写,试图逃避。  (三)虚荣清高与自卑心理相交织  虚荣清高是公职人员罪犯改造中的一个共同特点。不少公职人员罪犯因过去的职业经历,形成了较强的自尊心、支配欲,“官本位”与“权利本位”思想比较严重。一些公职人员罪犯自恃有一定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

5、,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管理能力,自我感觉“高人一等”4,他们尽力表现与众不同,生活中力求讲究规律性,显示自己有风度,行为上力求文雅大方,喜欢读书看报,高谈阔论,显示自己有教养,“品位高”。由于公职人员罪犯多为初犯,荣誉感还未完全泯灭,虚荣心重,即使认罪态度好,也不愿意談及自己的犯罪情节。另外,由于公职人员罪犯曾经拥有的地位、荣耀已经丧失,因而感到自卑,当过去的领导、同事、亲戚、朋友、同学来探视自己时,自卑心理表现得尤为突出。  (四)善于伪装,投机改造的倾向比较明显  公职人员罪犯大多为官多年,许多人长于交际,精于察言观色,迎合奉承,善于把握人的喜好及人性

6、的弱点。他们中不少人信奉事在人为,认为世上没有摆不平的事、攻不下的人。基于投机性和功利性改造的目的,他们常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职务和犯罪的经验、方式方法和不良为官之道运用到改造中,对监狱警察有相当的腐蚀性。许多公职人员罪犯很注意听话和服从,时时迎合警察的喜好,揣摩警察的想法和意图,对警察组织的一些活动,能积极参加,带头示范;有些人还能向警察提出一些好建议。有的人明明不认罪,但在组织现身说法时,却能积极参加,声情并荗。这样一来可以博取警察好感,二来可以加分,从而使一些基层警察不自觉地对他们信任有加。  (五)善于笼络其他犯人,改造中呈现出了聚合性的新特征  

7、公职人员罪犯不仅对我们的警察有相当的腐蚀性,而且对其他刑事犯也表现出有较强的聚合性的特征。尽管绝大多数公职人员罪犯内心瞧不起其他刑事犯,视他们为社会渣滓,但他们深知人际关系对法律和行政奖励的重要性。尤其是狱务公开后,奖励均需犯人相互评议,因此,相当数量的公职人员罪犯把搞好与其他犯人的关系作为日常改造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不少刑事犯认为公职人员罪犯尽管坐牢了,但社会上还有关系和路子。出于将来刑满后就业、经商和某种私利的需要,往往主动巴结公职人员罪犯,对公职人员罪犯惟命是从。公职人员罪犯的这种聚合性,极易在犯人中形成一种不同于过去那种以武力手段为特征的牢头狱霸,

8、更具有隐蔽性和危害性。  (六)重视情感生活,家庭观念和亲情观念较为强烈  尽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