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 (2)精品医学ppt课件

心电监护 (2)精品医学ppt课件

ID:10212979

大小:1.86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8-06-12

心电监护 (2)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1页
心电监护 (2)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2页
心电监护 (2)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3页
心电监护 (2)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4页
心电监护 (2)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电监护 (2)精品医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电监护心电监测心电监护为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前应做12导联常规心电图,作为分析心脏电位变化的基础。在工作中,危重患者需要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心电监护仪会动态显示心电图的波形,必要时可以记录及储存心电图,出现异常时能自动报警。我们一般采取胸壁综合监护导联进行心电监护,导联选择要求能清楚显示心电图波形和节律,能较为完整地反映心脏的电活动状态及心脏应激状态。心电监护胸壁综合监护导联有3个电极,即正电极、负电极和接地电极,它们有不同的颜色,以便区分。常用的导联放置位置为:正电极在左锁骨下方,负电极在右锁骨下方,接地电极可放于任何位置,通常放在右胸大

2、肌前方。心电监护放置电极时,应清洁局部皮肤,电极导线应从颈前引出后连接示波器,不要从腋下引出,以免患者翻身时拖拉电极、折断导线,影响心电监测或损伤患者的皮肤。放置监护导联的电极时,应不影响做常规心电图,也不能影响除颤时放置电极板,因此必须留出并暴露一定范围的心前区。心电监护为获得清晰的心电图波形,要选择最佳的监护导联放置部位。应选择P波清晰的导联,通常是Ⅱ导联。QRS波群的振幅应有一定幅度>0.5mv,足以触发心率计数。注意避免各种干扰(交流电干扰、肌电干扰)所致的伪差。胸壁综合监护导联作为心电监护,可用以观察心率及心律,但不能依此分析

3、ST-T改变或试图详细解释心电图,也不作为诊断心脏器质性病变的依据。心电监护的重要性捕捉发作性心律失常,明确诊断;对任何类型的心律失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了解发生机制、判断程度和危险性、推测预后;了解心律失常发生与日常活动的关系;发现其他心电改变,协助诊断心律失常的病因;.识别一过性症状(如:心悸、胸闷、胸痛、气急、黑朦、眩晕、晕厥、抽搐等)是否与心血管病变有关,可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心电监测(1)维持心率和心律的稳定,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心率及心律异常保持心率最佳化60~90次/min,左心功能不全时100次/min左右心电监测(2)尽

4、早发现围术期心肌缺血及心梗发生①将电极固定一个R波向上的导联,每12h描记18导联ECG,及时观察T波及S-T段改变。②观察病人有无心绞痛发作及无原因的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心电监测(3)心肌梗死急性期心电动态改变①起病数小时内,可尚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②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相曲线。数小时~2天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降低。监护电极常见故障受干扰的ECG可能原因解决方法50HZ干扰电源地线接触不良电极片传导不良其他机器的干扰,如:电毯检查地线更换电极片,清理病人皮肤病人紧张,不舒

5、服电极片接触不良病人颤抖尽量使病人舒适检查电极和电缆不稳的基线电极片接触不良病人移动检查电缆线和电极片基线飘浮病人移动受呼吸的干扰更换电极片位置电极片脱落导线接触不良更换电极片检查电缆线,必要时更换以判断电缆线的好坏常见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心室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常见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低氧血症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体温过高或过低低血容量疼痛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心率增快常见原因血容量不足疼痛体温升高大于38℃低心排缺氧肺不张儿茶酚胺类药物作用躁动,交感神经兴奋

6、心包填塞电解质紊乱胃肠胀气处理对症处理药物治疗心率减慢常见原因缺氧房室传导阻滞酸中毒洋地黄与药物作用大量应用镇静药迷走神经兴奋处理对症处理药物治疗起搏器注意事项:电极片避开心前区部位。选择P波清楚,QRS波幅大的导联进行监测。心电监护只是为了监测心律变化而不能用于诊断。护士应熟练掌握常见的心电图形识别方法。消除伪差和干扰的方法一次性电极+电极膏+酒精接好各中接头,使传导良好。暂时拔除各种电插头。接好地线皮肤处理:选择皮肤无破损,无任何异常的部位。必要的话刮去体毛。用乙醇涂擦脱脂,不要用纯乙醇,以免使皮肤干燥而增加电阻。动脉血压监测动脉压

7、反映心排量及外周血管阻力影响因素:血容量、血管壁弹性、血液粘滞度、组织器官灌注、心脏氧供氧耗、微循环动脉压监测方法无创优点:无创易重复、简单易掌握、适用范围广、自动充气自动报警。缺点:袖带使用不当、听诊间歇、肥胖、校对不及时可造成误差。有创优点:能反映整个心动                                        周期的血压变化、测量结果更可靠。缺点:并发症较多。无创动脉测压注意事项袖带缠绕正确测压时保持与右心房同水平注意听诊间歇更换测压部位选择合适袖带注意病人异常情况及时校对有创动脉测压途径桡动脉(首选)肱动脉

8、股动脉足背动脉尺动脉有创动脉测压并发症感染血栓栓塞与肝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机械性和技术性并发症有创动脉压监测问题原因预防处理动脉血压波形模糊,导管尖端触到动脉通常无法预防将导管向后退,移动或不易辨认壁转动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