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之我见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之我见

ID:10214234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2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之我见_第1页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之我见_第2页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之我见_第3页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之我见_第4页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之我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之我见摘要:初中生物学习贴近生活,内容偏重于生活中易于观察的生物种类。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以下简称冀少版)出版的初中生物按照生物科学史的发展顺序进行编排,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系统化、结构化。在课堂上应该更多的通过对话进行了解和探讨,让学生获得自己想知道的知识。所以在课堂上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动手操动观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冀少版;初中生物;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能力基于初中生物课堂和冀少版生物课本的特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生物,学会如何学习生物,这样才能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物学习是一个学生能

2、力提升的过程,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判断、观察、概括分析能力。5一节课45分钟,如果教师滔滔不绝地按照课件进行讲解,没有进行互动提问等环节,即使学生一直坐在位置上认真地听课,他的知识也只是处于你讲我听的阶段,没有进行记忆和理解。尽管教师把所有的知识点讲得非常透彻,学生也只能吸收一半左右,因为人的注意力最多能坚持15分钟,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如果教师一直在进行课堂的互动,则容易让学生找不到课堂重点,最后可能是只记住了游戏笑话,没有学习到真正的生物知识,因为在课堂上,学生也会选择性地记忆和理解。同时,教师也会因此而无法完成教学大纲,这种方法

3、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对于初中生物的学习,重点是提高学习效率,开展高效课堂。5首先,生物知识之间环环相扣,轻重难易要把握得当,分清主次,有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如,冀少版课本中《人类的起源》等章节可以简略讲解,人体的营养、器官、呼吸系统等则可以重点讲解。其次,对于难以记忆或者易于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学习,比如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对比,可以从发育的过程、呼吸的器官、表面有无鳞片、温度是否恒定以及繁殖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这种对比的方法,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总结一些易于混淆的东西。最后,在讲解的过程中应着重构造学生的

4、知识框架。皮亚杰说过:“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作业,而是努力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种种方法刺激学生的欲望。”一个好的知识框架是学生成功的关键,它避免了表层学习容易遗忘的现象,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就会很容易在相关框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生物学概念是建构良好生物学知识框架的基础,因此,课堂中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并能熟练应用十分重要。教学活动可从生物学事实引入,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些生物学事实,而是通过实例获得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帮助学生找出某类生物学事实的总体特征和规律,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以便形成科学概

5、念。建立好学习生物的基础后,进一步地提升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下面主要通过四个方面进行介绍。一、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1.增加学生实验,如果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做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将起到重要作用。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从多方面考虑,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增加学生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2.增加学生分组实验的次数,可以使学生在多次的实验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3.改部分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为了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教师就可以把一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对一些操作较复杂

6、的实验,教师可以在课堂演示的基础上,另外把它安排为学生分组实验,如,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让学生自己使用显微镜,既验证了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又练习了实验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二、通过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1.加强对观察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观察作为一种生物学习能力,对于生物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观察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作为生物教师,要重视对物理学发展史上成功观察事例的介绍,同时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说明认真细致的观察在知识学习及科学发明和发现中的作用,教育学生要做观察的有心人,激励他们观察的主动性。2.教给学生观察

7、的方法。在物理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系统的观察方法,如对比观察法、归纳观察法、验证观察法和综合观察法等等。3.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的指导是一个重要因素。恰当而适时的指导,将会对学生的观察起到积极的引导点拨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4.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观察机会。三、通过比较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1.比较是区别事物异同的过程,是归纳分类的前提。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事物的差异,以突出事物的鲜明特征,比较事物的相同点,以归纳事物的共性。可以以实验方式呈。2.图像方式呈现。教材在课文中和作

8、业中配有许多形象的插图,并配以文字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养成细致、严谨的思考习惯。四、通过辅助教具培养学生概括分析能力1.概括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