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期末复习卷(2)及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期末复习卷(2)及答案

ID:10222597

大小:4.30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2

江苏省苏州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期末复习卷(2)及答案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期末复习卷(2)及答案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期末复习卷(2)及答案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期末复习卷(2)及答案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期末复习卷(2)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期末复习卷(2)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州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期末复习卷(2)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光的色散B.钢笔移位C.小孔成像D.水中倒影2.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室内的水蒸气发生了A.液化B.凝华C.汽化D.凝固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调来辨别的4.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第4题图A.铁丝网上的白霜B.屋檐下的冰凌C.冰冻的衣服晾干D

2、.草叶上的露珠5.下列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B.路灯下形成人影  C.阳光下可以看到彩色的花D.河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温度/℃温度/℃温度/℃温度/℃6.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熔化特点的是时间/min时间/min时间/min时间/min77.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A.红外照相机B.可见光照相机C.紫外光成像仪D.超声波成像仪8.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

3、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l0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9.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10.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正在进站的火车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1

4、1.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哪个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0cm501009080706040302010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眼镜12.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s—t图像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经过4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16mB.v甲>v乙,s=8mC.v甲<v乙,s=16mD.v甲<v乙,s=8m7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0℃01013.几种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1)被测物体的长度为cm(2)温度计的

5、读数为℃1234cm图甲图乙14.音乐会上听到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产生的,同时我们也能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不同.15.将一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圆柱形杆上紧密排绕圈,如图16所示,线圈总长度是    cm,则金属丝的直径。测量时,如果第一次取20圈,第二次取50圈,比较两次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第  次的测量误差较小。16.人的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透镜。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面,应该利用透镜矫正。17.生活中,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冬天下雪后,常在桥面上洒一些盐,这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凝固点会;在锅中隔水蒸菜,打开锅盖时,看见锅中的水在沸腾,但

6、浮在水上的碗中的水没有沸腾,这是因为。18.如图所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分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折射角入射角(以上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会先到达90°,入射角继续增大时,便没有了(选填“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光纤通信就是利用了此原理来减少光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19.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1)应选用颗粒(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7、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3)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态.20.如图所示,铅笔斜插入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从侧面看,铅笔好像在水面和折断了,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这是因为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217.如图,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节光屏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则将光屏向(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