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带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带答案

ID:10228432

大小:2.19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6-12

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带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 理试题卷Ⅰ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试题卷Ⅱ 时量:30分钟   满分:50分得分:______________试题卷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受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新疆北疆大部分地区将迎来一次大范围降雪、降温、大风天气,气温将下降到-10℃以下。据此天气预报回答1~2题。1.此时影响我国西北内陆的主要天气系统是2.能正确反映这次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要素变化的是读下图,完成3~4题。3.在图示水循环的各个环

2、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蒸发B.地表径流C.降水D.水汽输送4.联系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A.大洋环流B.水循环C.大气环流D.岩石圈物质循环科学家往往从连续性好的深海沉积岩芯、冰芯、黄土、树木年轮以及考古遗迹、文献资料等信息源中获取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环境特征的信息,依此推测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据此完成5~6题。5.长江上游涪陵段河道中白鹤梁上的石鱼题刻(见下图)记载了公元764年以来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据此可

3、推测A.其上游地区的气温变化幅度B.其上游地区的降水变化状况C.该河年内径流的变化特点D.该处农耕活动中的灌溉用水量6.地质学家认为,在距今约2.8亿年的二叠纪,南极洲作为古冈瓦那大陆的一部分,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当时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繁盛。能支持该观点的有力证据是在南极洲发现A.埋藏深厚的岩盐B.大量的海洋动物化石C.面积广大的珊瑚礁石D.储量丰富的煤田图甲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乙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图丙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读图完成7~8题。7.从图甲地区—图乙地区—图丙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

4、.纬度地带性B.干湿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8.这种分异规律明显的地区是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C.北半球高纬度地区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矮寨特大悬索桥是世界上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析梁悬索桥。读图回答9~10题。9.影响图中下方呈“之”字形道路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植被10.建设矮寨特大悬索桥主要是为了A.缓解噪声污染B.山区通行更便捷C.减少洪涝灾害D.增加科技含量读“某城区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回答11~12题。11.该城区聚落的变化过程中①城市用地规模扩

5、大 ②郊区城镇数量增多 ③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④城市人口在该地区人口中比重增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导致图示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铁路交通的布局变化B.公路交通的发展变化C.城市结构的布局变化D.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后,全面二孩政策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据此回答13~14题。13.“全面二孩”出台后,将直接影响我国人口的A.出生率B.死亡率C.迁入率D.迁出率14.“全面二孩”实施一定时期后,可能缓解的问题有①劳动力不足 ②老

6、龄化趋势 ③城市环境问题 ④男女比例失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下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回答15~16题。15.反映印度这个国家人口状况的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16.图中①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B.人口基数过大C.人口增长过快D.失业人口增加读塔里木盆地区域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17~18题。17.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A.山间低地B.山前冲积扇C.盆地中部

7、D.山谷地带18.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水源C.气候D.土壤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一雨即涝”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国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对策。通过增加城市“海绵体”,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19~20题。19.我国最需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北地区D.青藏地区20.不属于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是A.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B.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C.城市发展减少生物的种类

8、D.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下图表示某产业部门转移方向。据图回答21~22题。21.该产业部门属于A.技术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22.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是A.该产业迁入地区的区位条件具有比较优势B.①国家出现经济衰退C.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超过①国家D.占领更多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