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同步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同步习题(含答案)

ID:10229608

大小:36.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2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同步习题(含答案)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同步习题(含答案)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同步习题(含答案)_第3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同步习题(含答案)_第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同步习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同步习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戊戌变法》同步练习◆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在2017年5月1 日举行的“湘江北去•中流击水--长沙历史文化陈列”开幕式上,有领导指出,在中华文明的版图上,长沙担当着站位中心、引领潮流的历史使命,凝聚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下列各顶中,最能鲜明地揭示这种文化基因的是(  )A.炎帝和蚩尤的传说        B.四羊方尊C.马王堆汉墓      

2、     D.谭嗣同成为“变法流血第一人”3.报纸是近代各种思想传播的主要工具。下列报纸以宣传君主立宪制为主旨的是(  )A.《申报》  B.《民报》  C.《南风报》 D.《万国公报》4.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C.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D.裁汰旧军,精练陆军,创建北洋海军5.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

3、变革的尝试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6.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自我疗伤”--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B.“温药治疗”--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C.“猛药重治”--是变革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D.“开颅洗脑”--确立起了民主科学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7.纵观整个历史,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另一种却是力

4、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作为以平等地位对付、抵抗的工具。下面属于“另一种”反应的是(  )A.虎门销烟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中国抗战8.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A.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变法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D.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9.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

5、法,并推行“百日维新”的是A.咸丰帝   B.慈禧太后  C.宣统帝   D.光绪帝10.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指出:“汽机所成,倍人力者三十,故其国(英国)富强之力,亦倍三十……吾国土地人民十倍于彼,而富强力三十倍,则亦三倍于我,故吾幸未灭,而为彼所弱,可比较而得之矣。”据此可知,康有为(  )A.认为器物不如人是中国衰败的根源 B.对西方认识有限C.极力鼓动光绪帝效法西方人变法图强 D.科学解释了中国积弱而未亡的原因◆综合题问答题11.洋务派和维新派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12.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

6、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1)根据材料指出变法中哪些内容有助于思想文化的传播?(2)并简述戊戌变法的作用。材料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甲午战前,纵观整个知识分子阶层,除了王韬、黄遵宪等人明确称赞日本,主张学习日本外,大多数都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尤其对日本改变祖宗成法,仿效西洋政治制度的做法不能接受。——《甲午战败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他编写的《日本变政考》。此书分条记载了从明治元年(1868年)起至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止的明治维新的大事。康有为宣称“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切已足”。光绪帝见到此书

7、如获至宝,将它作为百日维新的指南。——《康有为变法思想新探》材料三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戊戌变法派曾真诚地相信,由于中国“广土众民,十倍于日,又无封建之强侯,更无大将军之霸主,……(中国)就今岁入,已逾万万,……彼(日本)与我同俗,则考其变政之次第,……取其精华,在一转移间耳。”——《戊戌变法纪》(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大多数知识分子讽刺日本仿效西洋政治制度?并举例说明。(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对明治维新的看法并分析其原因。(3)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