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预测题.doc

高考历史预测题.doc

ID:10232049

大小:15.6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2

高考历史预测题.doc_第1页
高考历史预测题.doc_第2页
高考历史预测题.doc_第3页
高考历史预测题.doc_第4页
高考历史预测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预测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历史预测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共25题,50分)   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有 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②资本的社会化 ③新经济的出现④福利制度的逐步建立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以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真正认识到()   A.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农业

2、生产恢复B.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反革命的经济政策   C.新经济政策促进国内战争的胜利D.新经济政策能加强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   3.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表明列宁主张() A.建立农民阶级革命政权 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彻底废除沙皇专制制度 D.建立各阶级政治协商制度   世纪20年代初,美国的红色恐惧浪潮到达顶峰,政府逮捕了数千名被怀疑为激进分子的人,国会还通过法律将持不同政见的外国人驱逐出境。与美国这一行动密切相关的是   A.中国五四运动爆发B.德国法西斯

3、势力猖獗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D.苏联基本实现工业化   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B.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 C.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D.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   6.读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1958、1963、1973、1978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年苏联GDP增长

4、率低于世界是因为赫鲁晓夫改革的提前结束   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进行   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   7.该图分别为中国和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A.战争的影响B.经济政策的影响   C.左倾思想的影响D.走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影响   8.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这一范畴的是()   ①英国圈地运动②中国1952年底完成土地改革   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④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9.口号

5、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开垦、开垦、再开垦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0.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体现了下列哪一经济学思想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式就是自由放任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是最可怕的事   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总揽   D.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让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11.下表为1980--1993年中国与日本、美国、苏联

6、的贸易额表(单位:百万美元)造成这种变化的直接国际因素是() 时间19801993 日本9201390066 美国481327660 苏联492-------   A.中国多边外交政策B.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并进一步发展 C.两极对峙格局瓦解D.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12.某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材料主要反映出   A.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B.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   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

7、轻重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13.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提供载体的是 A.市场经济制度推广B.新技术革命的进行   C.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出现D.跨国公司   14.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下列对这一观点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其观点是正确的   B.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但其结论是错误的 C.折射出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影响   D.反映了当前一部分国家人民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年12月和XX

8、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先后在哥本哈根和坎昆举行。在前一会议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论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