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兼爱」思想之伦理学建构

墨子「兼爱」思想之伦理学建构

ID:1023745

大小:4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06

墨子「兼爱」思想之伦理学建构_第1页
墨子「兼爱」思想之伦理学建构_第2页
墨子「兼爱」思想之伦理学建构_第3页
墨子「兼爱」思想之伦理学建构_第4页
墨子「兼爱」思想之伦理学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墨子「兼爱」思想之伦理学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墨子「兼愛」思想之倫理學建構東吳大學哲學系李賢中一、墨子「兼愛」思想之內涵墨家兼愛思想的提出,有其解決現實問題的考量,墨子觀察當時產生各種社會亂象的主要原因就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不相愛」。他說:「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譬之如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聖人以治天下之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當察亂之所自起?起不相愛。」《墨子˙兼愛》又說:「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必執弱,富必侮貧,貴必傲賤,詐必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

2、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墨子˙兼愛》墨子在找出了社會弊病的亂源:「不相愛」之後。並且強調單只是找出問題的癥結是不夠的,必須要指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方案也就是「兼愛」。他說:「非人者必有以易之。若非人而無以易之,譬之猶如以水救水、以火救火也,其說將必無可受。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別」。《墨子˙兼愛下》什麼是「兼」?從字源意義上來看,在金文中,「兼」字像手持二禾,是一個會意字。許慎《說文解字》釋「兼」為「並也,又從持秝,兼持二禾」。引申為同時涉及幾種事物,而不專於其中之一;或由各部分會成一整體,此整體即「兼」,而各部分是平等的,為「體」。因此,「兼愛」的意義也就是整體

3、的愛、平等的愛。再由墨學文獻來看,<經上>:「體,分於兼也」。<經說上>:「若二之一,尺之端也」。「兼」就是整體,「體」則為部分,又如<經上>:「損,偏去也。」<經說上>:「偏去也者,兼之體也。」墨家的「兼愛」是對人類整體之愛。<大取>:「愛眾世與愛寡世相若,兼愛之有相若;愛尚世與愛後世,一若今世之人也。」原文作「愛眾眾世,與愛寡世相若,愛尚世與愛後世,一若今之世人也。」從孫詒讓校改。見孫詒讓著《墨子閒詁》,(台北:華正書局76年3月),頁371。10眾世與寡世乃就廣狹而言,亦即「兼愛」的範圍無論大區域或小區域的人都是兼愛的對象。上世、後世、今世則是就古今而言,亦即兼

4、愛的對象並不受過去、現在、未來的限制。可見墨家的「兼愛」是超越時空的限制,為對全人類的愛。至於「兼愛」與儒家基於血緣關係遠近差等之愛的對比,也可見其平等義,我們也可以由<大取>的:「愛人之親,若愛其親。」<兼愛上>的:「視人之身若其身,……視人之室若其室,……視人之家若其家,……視人之國若其國。」可以看出墨家的「兼愛」是不論關係、親疏、遠近,不論階級、高低、貴賤的平等之愛。這平等之愛,一方面是「人己等視」的以「人若於己」的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從所有的個人都是「人」的觀點,人人平等。此外,墨家的「兼相愛」常與「交相利」相提並論,而墨家的「利」是與「義」有關的,〈墨經〉所下

5、的定義是:「義,利也。」又<天志上>云:「義,正也。」因此,墨家的「利」指的是公利、正利並且也是具有實際效果之「利益」。如<經上>:「利,所得而喜也。」墨家的「利」與儒家不同,孔子的弟子說孔子「罕言利」,因此孔子曾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孟子在見梁惠王時也說:「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之後,董仲舒更提出:「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漢書˙董仲舒傳》而墨家則把「為義」解釋為「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把「國家百姓人民之利」作為三表法中「用之者」的標準。在墨家看來,「聖人有愛而無利,儒者之言也,乃客之言也」<大取>原文作

6、:「聖人有愛而無利,俔日之言也,乃客之言也」依孫詒讓解,「俔日之言」當為「儒者之言」。同註2,頁371。這裡的「客」是指墨家的對立面,這種觀點乃空談仁愛而忽略實際利益的論敵觀點。孫中原主編《墨子與現代文化》(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年6月),頁84。墨家的「兼愛」既要求實際的利益,且為天下之公利;因此,墨子肯定了人際間「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互動性。嚴靈峰教授說:「要兼愛,就必須雙方同時履行『相愛』,這樣才能達到『兼相愛,交相利』這個理想的實現。」嚴靈峰著《墨子簡編》(台北:商務印書館,1995年2月),頁36。此點出了「兼愛」的互動性原則。但更深一層探究,

7、這種互動性之前,必有一方意識到「兼愛」的意義,肯定這種努力的價值,因此願意主動的「先愛」,如此才有可能達致互利的結果。10綜上所述,墨家的「兼愛」是超越時空的整體人類之愛、平等之愛,追求實際的利益、公利,藉著人際間的互動性與個人的主動性來完成的互利之愛。二、以「天志」為根源的價值論人們為什麼應該「兼愛」呢?這涉及墨子的「價值」理論。「價值」是道德判斷和推理的重要依據。從墨學來看,如何構成「價值」活動?其「價值」構成的條件既非純然客觀的,也不是純然主觀的,而是客觀事態存在于主觀思維之中的一種評價活動。在此活動背後的價值根源是「天志」;評價的標準有: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