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集镇故事与传说

魏集镇故事与传说

ID:10244927

大小:113.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6-13

魏集镇故事与传说_第1页
魏集镇故事与传说_第2页
魏集镇故事与传说_第3页
魏集镇故事与传说_第4页
魏集镇故事与传说_第5页
资源描述:

《魏集镇故事与传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故事与传说“没份”的传说“福寿堂”魏氏庄园“三堂”之一,该宅院不但建的早(同治四年暨1865年),而且质量好,建宅院究竟花了多少钱,也无证可考。“福寿堂”是魏振菖主持修建的私人宅第,原为五进大院,现仅存一进院,北屋五间,阁楼式建筑,东、西屋各三间,南屋五间,宅院的木雕、砖雕、石雕艺术,堪称清代“纤细繁密”风格集大成。在魏振菖出生以后,魏集村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叫做:“魏五子——没份”,这到底是为什么,还得从头说起。魏振菖兄弟五人,其排行老五,故人称魏五子。在魏振菖出生以前,四个哥哥就将家中财产分割成四份

2、,各起炉灶,魏振菖出生以后家中财产当然就没有他那一份了,故村中从此就有了魏五子——没份的传说。魏振菖长大以后需要花钱,于是他的父亲魏毓柄就把四个大儿子召集在一起立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魏振菖需要花钱,不论啥时间,也不管到谁家,更不论拿多少,任何人都必须依着他,不准阻拦。有一次振菖叫上佣人抬着箩筐到其三哥振芮家去抬铜钱,其三嫂不让抬,魏振菖趁着三嫂不注意就把一捧铜钱仍到院子里,其三嫂只顾去拾钱,魏振菖就让两个佣人抬了一箩筐铜钱跑了。就这样魏振菖每隔不长时间,就轮流到四个哥哥家去抬钱,日积月累,家中的钱越

3、积越多,后来就盖了全村最豪华的“福寿堂”宅院。魏家集省立高级小学民国时期,魏家集有民国政府设立的初级小学。1937年,日军侵占惠民,民国政府设立的学校全部停办。1940年后民国政府有农村设立学校,魏集初级小学得以恢复。当时只招收初级班,在校生最多达四个班、150余人,而且校舍破旧,老师短缺。大约在1941年春,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来到惠民,而且有较长时间住在魏家集之“树德堂”。鉴于当时魏家集初级小学的落后情况,何厅长决定扩大魏家集学校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于是从林樊村聘请了樊书田(字延浦)来魏家集初级

4、小学任校长,同时聘请了9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任教。学校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设了高级班,改建了校舍,增置了设备,学校也由原来的“魏家集初级小学”更名为“魏家集省立高级小学”。何思源厅长亲自为该校题写了校名,从此该校的教学经费直接由省教育厅拨付,当时凡是在魏家集省立高级小学读书的学生其学杂费一律免除。1947年秋,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该校停办。1948年冬对全县教育进行整顿,该校恢复上课,学校并更名为“魏家集完全小学”。魏集村“五月二十八”大会的由来清朝期间,魏集村每年举办“三月八”、“四月八”、“五月二十八

5、”三次大会,每次大会历时六天,期间盛况空前,热闹非凡。当时本地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不贪恋宅子不贪恋地,就贪恋魏家集那三台子戏,意指附近村的大姑娘找婆家都乐意找到魏家集。“三月八”大会:该会每年三月初八日开始,历时六天,为物资交流大会。当时谭马埽(今谭梁许)有大清河(今黄河)渡口,南方的绸缎布匹、桐油、茶叶等物品通过大运河再传往大清河运至谭马埽。上述诸物资传运魏集后,使大会的物资更加丰富,盛况更加空前,另聘有戏班唱戏助兴,更显大会热闹非凡。“四月八”大会:该会为香火会。四月初八日起,会期六天,期间“泰

6、山行宫”有和尚念经,民众烧香求佛,一是为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祝寿,二是求神灵保佑全家平安,期间也聘有戏班名角唱戏助兴,民众好不喜地欢天。“五月二十八”大会:该会始于宴会,为什么始于宴会,还得从魏鑑任职蒙化厅经历说起。在魏鑑任职云南蒙化厅期间,现清河镇牛王店村置有“戏箱”(唱戏用的服装道具),专供各地戏班租赁。一年,某戏班租赁牛王店“戏箱”后由于接了南方的“官戏”(为官府唱戏),连同牛王店的“戏箱“一起去了云南。该戏班唱完戏,没有支付租赁费就偷着走了,至使牛王店村的两名跟箱人员身无分文,有家难归。正在两

7、人走投无路之际,听说蒙化厅经历是惠民魏集人,两人经商议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去找魏鑑以解危难。魏鑑得知详情后不但设宴款待了二人,还差人把他们连人带箱一同送回家。两年后,魏鑑回家做寿(五月二十八日),牛王店跟箱人听说了此事,专门雇了戏班,请了名角,在魏鑑寿辰之日为其送戏,而且一连三年不论魏鑑是否在家,牛王店跟箱者都雇请戏班来魏鑑家送戏。而且一唱就是五天。后来每年的五月二十八日无论牛王店跟箱人送不送戏,魏集村都雇请戏班唱戏,久之宴会逐渐变成了物资交流大会。“土地庙”和“关帝庙”为什么距离那么近魏集村旧时的“土地

8、庙”位于“树德堂”东北角约60米处路北,“土地庙”以东约50米建有一座“关帝庙”,为什么两庙建的距离这么近,其中有一段笑话还少为人知。据说魏集村的“土地庙”建于清初,庙中供奉“土地爷”及小鬼神像,相传村中任何人家所作善恶之事“土地爷”都有先知,“土地爷”还为人间做了不少善事。相传村东头有一少妇长的美貌绝伦,可惜丈夫早亡,少妇只能与一双年幼儿女相依为命,日子过的十分拮据。于是“土地爷”经常派鬼暗中给少妇家中送米送面,送衣送钱,少妇得知后非常感激。这样,日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