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ID:10252283

大小:6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6-13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_第1页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_第2页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_第3页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_第4页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题  名】: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  【副题名】:  【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标准号】:SL/T153-95  【代替标准】:  【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日期】:1995年3月27日发布  【实施日期】:1995年7月1日实施  【标准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批准文号】:水科教[1995]97号  【批准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              (SL/T153-

2、95)的通知               水科教[1995]97号根据1991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计划,由部科技司主持,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为主编单位制定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SL/T153-95。   本标准自1995年7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部科技司,并由其负责解释。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七日1  总  则1.0.1

3、  为统一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技术要求,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特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及运行与维护。1.0.3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将井、水泵、管道系统及田间工程统一考虑,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效益显著。1.0.4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中的机井:新井必须经成井验收合格;现有机井必须是符合SD188《农用机井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完好机井。1.0.5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建设,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工程规划2.1  规划原则2.

4、1.1  应准确占有规划区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水文地质、表层土壤、工程现状、农业生产、社会经济以及地形等资料。2.1.2  规划应在当地农业区划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应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规划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分期实施。2.1.3  规划中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达到投资省、效益高、节水、节能、省地及便于管理的目标。2.1.4  在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时,宜以年费用最小为主要依据选定规划方案。2.1.5  水源水质应符合GB5084《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的规定。2.2  主要技术参数2.2.1  灌溉设计保证率,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确

5、定,宜不低于75%。2.2.2  管系水利用系数应不低于0.95。2.2.3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灌区,应做到田间工程配套齐全、灌水方法合理、灌水定额适当,其田间水利用系数应不低于0.85。2.2.4  灌溉水利用系数应不低于0.80。2.2.5  灌水定额应根据当地灌溉试验资料确定,无资料地区可参考邻近地区试验资料确定,也可按下式计算        m=1000γsh(β1—β2)        (2.2.5)式中  m——灌水定额,m3/hm2;  γs——计划湿润层土壤干容重,kN/m3;    h——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m;  β1——适宜含水量(重量百分比)上限,可取田间持水量

6、的0.85~0.95;  β2——适宜含水量(重量百分比)下限,可取田间持水量的0.60~0.65。2.3  水量供需平衡分析2.3.1  应根据规划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所提供的不同典型年地下水可采量,结合配套设备能力,确定可供水量;已成井区还应根据多年采补资料,对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加以复核,分析确定可供水量。2.3.2  需水量中应包括灌溉、牧副渔业、工业及生活等用水量,并应考虑发展计划。2.3.3  不同保证率相应典型年的灌溉用水量,应根据作物组成、复种指数、作物需水、降水可利用量等计算确定。2.3.4  可采用典型年法进行水量供需平衡计算。2.3.5  需水量大于供水量时,宜调整

7、种植比例,减少灌溉面积或增辟水源。2.4  管道系统布置与畦沟灌水要素2.4.1  一般宜用单井管道系统;采用多井汇流系统,应经技术经济论证。2.4.2  应根据机井位置、地块形状、种植方向及田间工程配套等因素,通过比较确定采用树状管网或环状管网。2.4.3  管道级数,应根据系统灌溉面积(或流量)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旱作物区,当系统流量小于30m3/h时,可采用一级固定管道;系统流量在30~60m3/h时,可采用干管(输水)、支管(配水)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